父母可以對孩子好,但不能毫無保留,若晚輩不懂得感恩,那不就白白付出了?

示意圖,翻攝自《車貞淑醫生》
根據《今日頭條》報導,60歲的林梅與丈夫育有一名兒子,兩人都是普通的上班族,薪水不高,不顧別人嘲笑,還是到處湊錢,在市區買一間套房,裝潢好後就租出去。存了一些錢,夫妻倆又買下一間較小的套房,打點好後,依然租給別人。然而,兒子讀大學時,老伴過世了,林梅只好獨自養大小孩,且一肩扛下付房貸的責任。

示意圖,翻攝自《車貞淑醫生》
兒子大學畢業後,林梅將大一點的房子賣掉,錢通通給兒子,當作買婚房的頭期款,剩下的貸款,就交給他和媳婦均分。孫子出生時,林梅每月拿出2千元 (約新台幣8826元) ,資助奶粉錢,身上所剩的財產不多,朋友退休都在享福,自己依舊拚命打工賺錢。

示意圖,翻攝自《車貞淑醫生》
為了存點養老錢,林梅把小套房賣掉,大約50萬元 (約新台幣220萬元) ,孫子上小學後,也不打算再資助,怎知惹怒媳婦,她認為,婆婆每月都擁有退休金,應該把賣房的交出來,讓自己與丈夫換更大的房子。最後,媳婦帶著丈夫及孩子一走了之,一走就是5年,即便林梅不停地給兒子傳訊息、打電話,對方也始終沒有回應。

示意圖,翻攝自《車貞淑醫生》
林梅曾經想,不如就把錢給兒子,這樣也能換來他的孝心,但又怕賠了夫人又折兵,想想還是算了,去醫院動手術時,用賣房的錢,請了護工照顧自己,出院後還找了幫人打掃和煮飯的鐘點工,負責打理生活,一個人過得也算順心。

示意圖,翻攝自《車貞淑醫生》
林梅相當慶幸,自己沒有將錢給兒子,不然以後沒錢,豈不是要看他們臉色?「我覺得自己沒有做錯,到什麼時候,我們老人家都要給自己留下養老錢,不能全部都資助了孩子!」不過,林梅還是很思念及孫子,但不會再主動向他們聯繫,只當沒生下他,「活好自己,不在意外人如何看待我,過自己的餘生,不再去奢望所謂的母慈子孝的晚年!」

示意圖,翻攝自《車貞淑醫生》
你覺得林梅守住自己的養老金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