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阿得雷德 (Adelaide) 一名女子埃文斯 (Vicki Evans) 日前在海邊散步時,發現一堆密密麻麻的怪異生物,近看的話,真的會讓人起雞皮疙瘩。

翻攝自臉書 (Vicki Evans) ,下同
根據《news.com.au》報導,埃文斯在臉書寫下,早上在艾略特港 (Port Elliot) 的馬蹄灣 (Horseshoe Bay) 散步時,發覺這個奇怪的生物,「在馬蹄灣散步了26年,以前從來沒看過這種東西,大自然永遠充滿驚奇。」

從照片中可以看到,該生物就像一條條透明的長型果凍,身上還卡著灰白色貝殼,全部擠在一起,也挺像一搓鬍鬚的。

畫面曝光後,一票網友紛紛驚呼「這就是為何我不去海邊」、「什麼恐怖的東西?」、「這是地球上的生物?」、「我很高興妳發布這個貼文,因為我今天早上看到牠,很想知道牠是什麼」、「好像外星生物」。
正當網友議論紛紛時,南澳大學海洋生物學家杜布迪 (Zoe Doubleday) 也出面解釋了!原來這一條條的「果凍」其實是鵝頸藤壺 (Goose barnacles) ,為一種由多種自游生物所組成的群體,時常會附著在堅硬固體的表面,「我也從來沒見過這種狀態的藤壺,牠們一定是聚集在水中某個設施很長的時間,才會長得這麼密集!」

據悉,藤壺是甲殼類的一種,生活在海洋中,其中絕大部分又生活在潮間帶等淺海海域,雖然外型看起來像牡蠣或蛤蠣,其實與螃蟹和龍蝦更相似,幼體為自游生物,成年後無法靠自己移動,只能固著在堅硬物體 (如:岩石) 表面,以浮游生物和碎屑為食,下綱共有約1220種生物,在世界上某些地方被認為是美食佳餚。

翻攝自維基百科
好奇心會害死一隻貓,看到奇怪的東西不要亂碰啊!一位女網友在小紅書貼出一張照片,主角恐怖的模樣,嚇壞許多人。

翻攝自小紅書,下同
原PO表示,在公司門口看到一個詭異的生物,牠全身無毛、皮膚紋理清晰可見,身體蜷縮地趴在地上,只能看到背部,臉部什麼模樣並不清楚,遠看就像一隻迷你的烤雞,還是焦掉的那種!

對此,一票網友也摸不著頭緒,直呼「搞不好是咕嚕」、「用Google AI辨識顯示為非洲象」、「看了有點想吐」、「感覺不是什麼可愛的動物」。不過,也有人一看就發現,這是「蝙蝠的幼兒」,因為年紀太小,還沒有長毛,興奮地說「這是祥瑞,福來了!」


根據台灣蝙蝠學會的說法,蝙蝠可能會在追逐昆蟲時,意外跑進民宅,民眾可以將門窗打開、把電燈關掉,千萬不要驅趕,牠們會過度緊張而迷失方向,若其留下排泄物,要使用消毒水清潔。

此外,學會警告,台灣沒有吸血蝙蝠分布,幾乎以昆蟲為主食,只有被抓時,才可能咬人以自保,若在路上看到受傷或是虛弱的蝙蝠,「不要用手直接接觸」,牠們可能有其他病原存在,比如:狂犬病、麗沙病毒等,一旦被咬傷,就有感染破傷風或其他疾病的風險。不過也無需恐慌,可以通報專業單位尋求協助。

翻攝自苗栗縣政府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