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帶魚 (Oarfish) 是一種深海魚,有時出現的時機恰巧在地震前後,因此又被稱為「地震魚」。而近日美國加州海灘就驚現長達3公尺的皇帶魚,且這已經是3個月內被沖上岸的第2條,讓不少民眾擔心是否為末日前兆……

圖片來源 / 翻攝自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下同
根據媒體《New York Post》的報導,11月初,一條長達3公尺的皇帶魚被人發現擱淺在美國加州恩西尼塔斯 (Encinitas) 的格蘭德維尤海灘,這條地震魚頭上有著2根長長的觸鬚,詭異外型在網上掀起討論。


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 (SIO) 目前已將皇帶魚的屍體帶回實驗室保存,以便更好地研究這種罕見魚類,然而奇特的是,研究所在今年8月也在格蘭德維尤海灘附近接收到一條長達3.65公尺的皇帶魚屍。

據了解,皇帶魚平時生活在200至500公尺深的海域,最深可下潛至1000公尺,數量偏少,也鮮少被人類目擊。自1901年以來,加州只有20條皇帶魚被沖上岸的紀錄,如今3個月內就出現2條,不少民眾都擔心是否有強震要發生,但研究人員強調,「看見皇帶魚會發生地震」的說法早就被戳破,推測皇帶魚數量增加可能與聖嬰、反聖嬰周期及海洋環境發生變化有關。

圖片來源 / 翻攝自The Express Tribu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