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劇《外傷重症中心》詮釋的醫療第一線困境,讓許多醫護人員看了感慨萬千。(圖/翻攝自Netflix)
圖文/CTWANT
韓劇《外傷重症中心》爆紅,戲中反映醫療困境,尤其第四集一場預算會議上,獲利的「殯停美」贏得掌聲,虧損的外傷重症中心遭點名「改進」,格外引起台灣醫界共鳴。一位資深醫界人士向CTWANT透露,每年醫院賠錢科別名單時有變化,但「急重症」、「兒科」年年入榜。部分醫師透露,急重症有重大傷病補助,兒科不僅沒有,還要面臨少子化、自費項目少、人事成本高,財務報表更加難看。
《外傷重症中心》在農曆年間於Netflix上架,瞬間爆紅,甚至超車《魷魚遊戲2》,在台灣、韓國、香港、新加坡等多國皆奪下收視冠軍,累計觀看時數突破上億小時。
許多醫療人員觀看此劇更是心有戚戚焉,尤其第四集一段醫院預算大會上,檢討公布各單位盈虧項目,獲利前三名單位分別是殯儀館、停車場、美食街,而每救一人、就虧損更多的外傷重症中心則被點名「改進」。
台灣醫療現況也是如此。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苦笑道,「台灣醫院沒有殯儀館,但『美停企業』的確是業外收入很重要的來源!」「10年前的醫學中心大約都有平均8~9%的利潤,但健保總額制度施行後,2018年19家醫學中心竟高達10家醫務本業虧損,許多醫院都靠停車場、美食街等非醫務結餘獲利。」
胸腔科醫師蘇一峰甚至曾語出驚人的表示,「若不是美食街、停車場,台灣的醫學中心恐怕倒光光。」
▲美食街是醫院重要的業外收入之一,今年衛福部的定期醫院財報首次排除這筆款項,希望聚焦於醫院醫務收入。(圖/資料照/CTWANT提供)
財務報表數字難看的醫院科室,難免遭關切。2017年林口長庚醫院曾釀急診離職風暴,一口氣有47位醫師提出辭呈,驚動外界,導火線是醫院管理層為了不讓急診燒錢,決定減少病床、調整人力與分流機制,只為了降低急診病患人數,同時還處分急診主管,因此引發急診醫師群起激憤。
重症醫學醫師陳志金說,劇中的韓國與台灣一樣,是有「國民健康保險」的國家,急重症是「先治療,再申請錢」。
當時衛福部出面關切,長庚成立調查小組滅火,緊急撤銷人事懲處,同時取消先前的相關政策,行政高層也相繼請辭,但最後仍有30位醫師選擇出走。
林口長庚由於有股利收入,一直以來都是整體收支結餘最多的醫學中心,但仍然想解決急診這個「錢坑」,情況就跟《外傷重症中心》相似。重症醫學醫師陳志金說,劇中的韓國與台灣一樣,是有「國民健康保險」的國家,急重症是「先治療,再申請錢」。
危急現場的第一線醫師,依當下病情的判斷,必須進行緊急治療、使用高貴藥物、手術、使用高價儀器、做高價檢查等,一刻也不能拖延,執行完了,事後「國民健康保險」單位就會請專家來「審查」急重症醫師在危急當下的治療。
陳志金指出,專家審查是負責把關避免「有限的醫療資源」被濫用,立意是良善的,但關鍵就在於認定,有可能醫師做了10項處置,健保只給醫院8項的錢,甚至有些治療不止不給錢,醫院還可能會被罰錢。
林口長庚雖是收支結餘最多的醫學中心冠軍,但靠得是股利收入,醫療本業獲利有限,成了「錢坑」的急診,處境就跟《外傷重症中心》相似,2017年因而爆出集體出走事件,當時衛福部出面關切,長庚成立調查小組滅火,緊急撤銷人事懲處,取消相關政策,行政高層相繼請辭,最後仍有30位醫師選擇出走。
一位不願具名的兒科醫師表示,急重症起碼還有重大傷病的全額補助,相較之下,兒科沒補助、沒有自費項目,人事成本也高,財務報告更難看。南投市佳成小兒科院長婁曉東透露,兒科項目包山包海,根本就是個「小內科」,但人力配置卻比不上內科,。「再加上不是賺錢的單位,在醫院裡根本抬不起頭!」
再加上少子化嚴重,根據根據衛福部統計,近三年兒科住院醫師招募率僅有79.2%,是五大科(外科、婦產科、內科、急診、兒科)中「最慘」科別。
▲林口長庚2017年爆發急診離職風暴,當時一口氣有47位醫師遞出辭呈,震驚外界。(圖/資料照/CTWANT提供)
洪子仁說,醫院經營不易,每年的賠錢科別都會有所變化,但急重症、兒科已經算是固定名單。「急重症雖有全額補助,但由於是24小時輪班,人事成本非常高;兒科同樣人事成本高、自費項目少,而且疾病診斷難度高,看診速度較慢,所以容易虧損。」
洪子仁認為想改善困境,就要保障健保點值。「健保總額制度下,醫院若是超過服務量之後,費用就會被迫打折,在這樣的財務困境下,自然對急重症、兒科更加不利。」
洪子仁坦言,這兩年醫界真的撐不住了,才開始出聲期盼能改善健保總額制度,目前也的確有所改善。衛福部今年1月公布114年度全民健保總額預算,採醫界、付費者建議方案,成長率為5.5%,總額共9286.248億元。洪子仁說,此為近10年總額成長率最高,過去因總額成長率低的種種亂象,可望有所改善。
延伸閱讀
▸ 醫院現形劇2/醫院金雞母走路有風 醫界人士曝「這隻手臂」是這機器是賺錢關鍵指標
▸ 天后回憶殺1/李翊君頂低溫夜市擺攤 冒雨開啟走唱人生吸民眾圍觀
▸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