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娛樂圈又一段童話故事劃下句點。因合作《神鵰俠侶》相戀的陳曉與陳妍希,在結婚九年後正式宣布離婚,震撼外界。網友翻出陳妍希 2025 年 1 月在北京滑雪的照片,發現她手上仍戴著婚戒,時間點剛好是離婚前一個月,讓人不禁好奇:她是在試圖挽回這段婚姻,還是只是為了在孩子面前維持「家庭完整」的假象?
其實,很多感情的變質並非一夕之間發生,而是長期累積的結果。問題是,當感情出現裂痕時,你有察覺嗎?你知道自己或伴侶對關係的不滿,可能早就悄悄顯現了嗎?
心理學:感情生變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一步步走向終點
許多人在面對感情變質時,總會疑惑:「我們明明相處得好好的,怎麼會突然不適合?」或者執著地認為:「他的分手理由根本只是藉口,肯定是劈腿了!」然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感情生變往往有跡可循,只是多數人沒有及時察覺。
當一個人開始對關係感到不滿時,通常會出現四種典型反應:
一、主動有建設性 —— 直接表達不滿,希望改變關係。
二、被動有建設性 —— 給對方暗示,希望對方自行改變。
三、被動破壞性 —— 假裝沒事,但私下冷處理關係。
四、主動破壞性 —— 乾脆不說,直接抽離關係。
一、主動有建設性反應
你的伴侶最近常對你發脾氣嗎?可能是主動有建設性求救信號
有些人在關係出問題時,會選擇大聲抱怨,試圖讓對方意識到自己的需求,進而改變行為。
例如,當某位丈夫想養狗來陪伴自己,但妻子不願意時,丈夫可能會反覆強調自己的需求,而妻子則專注於否定這個選擇,忽略了丈夫真正的情感需求。這類人大多不會無聲無息地離開,會一次次提出警告,直到完全死心才會選擇分開。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感情生變往往有跡可循,只是多數人沒有及時察覺。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
二、被動有建設性反應
你的伴侶最近給你最後機會?這可能是「被動有建設性」信號
有些人在感情中不會直接發火,而是會反覆釋放警訊,比如說:「我再給你一次機會,你要好好表現」、「再觀察你一段時間,你最好快點改變」……這些話聽起來像是在給對方台階下,但其實是感情逐漸消磨的前兆。
許多人在伴侶出軌後才回頭想:「他之前其實一直提醒我,但我沒當回事」,等到真的走到無法挽回時,才發現這些話早已透露了感情生變的信號。
三、被動破壞性反應
你的伴侶變得安靜、不再爭吵?小心「被動破壞性」正在發生
另一種更隱晦但危險的跡象,是當對方不再爭吵、不再抱怨、不再主動聯繫。這類伴侶可能表面上沒事,實際上卻已對關係失去期待。
他們會減少與你的相處時間、私下向朋友抱怨,甚至在這過程中,因為情緒缺口,容易發展出「外遇型」的感情寄託。當感情走到這一步,通常也很難回頭了。
四、主動破壞性反應
對方突然消失、冷漠不願意溝通?他可能早已決定退出關係
最傷人的分手方式,就是什麼都不說、直接冷漠切割,甚至像網傳陳曉「封鎖陳妍希」那樣,讓對方完全聯繫不上,瞬間切斷所有聯繫。
在心理學上,這被稱為「主動破壞性」的反應,通常會給另一方帶來極大的心理創傷,導致未來在感情中產生極高的不安全感,甚至演變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分手、離婚「警訊」你有察覺嗎?快來檢視關係中的求救信號
許多伴侶在感情變質的時候,往往選擇忽視、逃避,或者抱持「時間久了會變好」的心態,但心理學告訴我們,不滿的情緒不會無故消失,反而會在長期積累後爆發。
陳妍希戴著婚戒,是希望挽回,還是只是在孩子面前維持家庭和諧?這或許只有當事人才知道。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正是感情生變的縮影——有些人積極溝通、試圖改變,有些人選擇忍耐、被動期待,還有人悄然抽離、留下一地傷痕。
如果你希望避免走到「突然離婚」這一步,不妨先回頭看看,你或你的伴侶,是否已經在關係中發出了「求救信號」,而你卻沒有察覺?
- (本文作者林萃芬為諮商心理師,原文節錄自《從外遇洞察人心:療癒創傷與重建信任》/時報文化出版)

時報出版《從外遇洞察人心:療癒創傷與重建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