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一項新研究發現,成年人的最佳睡眠時長為4~8小時,超出這個範圍會增加因心臟病而早死的風險。 

科學家稱,睡眠時間太短會使患心臟病的風險增加36%,而時間太長也會使患病風險增加28%。由此看來,「睡過頭」還是比「睡眠不足」要好一些。而夜晚睡4~6小時的人與睡6~8小時的人的健康狀況差別不大。

睡眠,關係到每個人的身心健康。睡不好,萎靡不振、提不起神;睡得好,整個人容光煥發、活力無限!

1|抗衰老:睡得好,腦不老

良好的深度睡眠,可以在夜晚清除大腦中的「毒蛋白」,防止它們累積並破壞大腦細胞。這種「毒蛋白」叫β澱粉樣蛋白,是一種很可能會導致老年痴呆發生的「毒素」。

大腦中「毒蛋白」多的人,睡眠質量差,記憶力也差。良好的睡眠能促進排毒,睡眠質量差則影響排毒。

不管哪個年齡段的人,優化睡眠可延緩大腦老化、減少「毒蛋白」對大腦的進一步破壞,從總體上改善人的健康狀態,包括心理更健康,而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也會更少、程度更輕。

2|減肥:睡夠了,才會瘦

在面臨體重上升和肥胖問題時,很多人歸咎於運動量不夠或者飲食沒注意,但卻忽視了睡眠的重要性。

睡眠時間影響著瘦素和腦腸肽水平,瘦素是抑制食慾和促進能源消耗的激素,而腦腸肽可以刺激食物攝取。

睡眠時間短會降低瘦素水平,提高腦腸肽水平,其結果就是,食慾增強,人會開始增加不必要的能量攝入,導致肥胖。如果醒著,進食機會也多,能量攝入跟著增多。所以,要減肥的人,除了關注運動和飲食,也要重視睡眠。

3|起床氣:睡眠足,消掉「氣」

不少人,因為被掀了被子或被催著起床,脾氣暴增,這就是「起床氣」。其實,「起床氣大」,睡眠不好、睡眠不足是主要因素。

睡眠專家倪智勇介紹,「起床氣」(異態睡眠)包括一些異常的情緒和行為,通常表現為煩躁、易怒、衝動,嚴重的甚至會表現為暴力。成年人引起覺醒時的煩躁原因多是失眠,出現衝動、暴力較少見;未成年人,睡眠不足易誘發異態睡眠中的「意識模糊性覺醒」,當他被強制喚醒時,可能出現異常情緒和行為,如床上打滾、大喊大叫、哭泣,甚至出現衝動、暴力行為。

建議:偶爾「起床氣大」,可試著改變睡眠習慣,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突然強行大聲喚醒,可用鬧鐘、音樂逐步喚醒。起床氣大又頻頻發作,自行調節無明顯改善,應到正規醫療機構睡眠醫學科、精神心理科就診。

4|孕婦:睡眠足,狀態好

孕婦的身體狀況特殊,加上普遍有焦慮情緒,因此睡眠質量一般不佳。

通常,孕婦每天只要能保證8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總量就可以。目前尚無相關研究明確指出,孕婦睡眠問題影響胎兒發育。但有的孕婦羊水過少,胎動時的不適感特彆強,晚上睡不著時就要向醫生反映。

建議:孕婦首先要學會放鬆自己的心情,其次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早晚在同一時間起床、睡覺。晚間活動以散步為主,睡前不做劇烈運動、不喝咖啡或茶等容易導致興奮的飲料。白天多些小睡(30~60分鐘)能夠更清醒,記憶力更好,還能減輕疲勞。早上多喝一些水,下午晚些時候和傍晚則少一點,晚上少喝,減少上廁所次數。

1|哪種睡姿更健康?

一般情況下,睡姿最好為側臥,仰臥次之,儘量不要俯臥。

仰臥時,身體和兩腿呈伸展姿勢,脊柱肌肉難以完全放鬆;側臥時雙腿微曲,脊柱略呈弓形,全身肌肉能達到最大的放鬆;俯臥容易影響呼吸,最好不要。

側臥時,以右側臥位為最佳。此時心臟和胃腸在上,可減輕心臟負擔,利於食物在胃腸內運轉,有胃炎、消化不良、胃下垂及鼾症的人尤其適宜右側臥。孕晚期的准媽媽,左側臥位可減輕子宮增大對盆腔動靜脈的壓迫,並能改善子宮右旋,增加子宮及胎盤的血供。

提醒:側臥可能使本身已有動脈硬化的腦梗死患者頸部血流的速度減慢,形成血栓,因此這類患者適宜選擇稍高的枕頭,以及採取仰睡姿勢。仰臥時,可在膝關節後方墊上枕頭或軟墊,以減輕腰部前屈,使腰背充分放鬆。

2|午睡多久為好?

入睡半小時後進入深睡眠,這時正處於中樞神經抑制的階段,流經腦組織的血液相對減少,人體肌肉放鬆狀態,體內代謝過程相對減少。若此刻醒來,大腦皮質的抑制尚未解除,易出現周身不適、頭暈眼花、疲勞不堪的症狀。所以午睡不宜過長,以20~30分鐘左右為宜。

對於有條件午睡的人來說,超過90分鐘的睡眠,也會讓人得到好的休息。但午休時間過長會影響晚睡甚至失眠。

中醫認為,睡眠障礙多為情志所傷,飲食不節,勞倦思慮過度,久病,年邁體虛等因素引起的臟腑功能紊亂,氣血失和,陰陽失調。

1|中藥浴足泡一泡

利用內病外治原理,藥物透皮吸收,適當溫度的藥液與足部接觸,擴張局部毛細血管,改善微循環,加強全身血液循環,促進氣血運行,緩解肌肉痙攣。

藥方:黨參30克,白朮30克,黃芪30克,酸棗仁20克,夜交藤30克,碎磁石30克。其中黨參、白朮、黃芪健脾益氣,配以酸棗仁、夜交藤以滋陰寧心安神,碎磁石平肝潛陽、安神鎮靜。

時間、水溫:睡前20分鐘,將上述沐足方用布包裹後加水3000毫升,浸泡10分鐘,煮沸10分鐘後取汁。水溫不宜超過45攝氏度,尤其糖尿病患者要特別注意。

2|足部穴位按一按

湧泉穴:在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

太溪穴:在足內側,內踝後方,位於內踝尖(內踝的凸起處)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照海穴:在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

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即手部第2~5指併攏時,中指近側指間關節橫紋水平的4指寬度為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