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大師

有句話說:“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這句話用來形容精修儒釋道的已故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真是再合適也沒有。且不說他老人家的佛學影響了多少人,單說他生前講學時留下的一個補陽虛、祛寒濕、治胃寒的養生方子,直到現在還在造福世人。隨著互聯網的傳播,這個方子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很多人親試後,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養生君第一次知道這個方子,是一位中醫老師講的,發在公號上後,引起了很多反響,有的讀者說用了全身都暖起來,脾胃也變好了;有的讀者說,用了上火了,幾十歲年紀了還催出了青春痘,這裡面是有點誤區沒有避免。

養生君在成都,本來就很潮濕,加上秋冬根本就見不到幾次太陽,大家都開玩笑說難怪陽虛,濕氣重。知道這個方子後,我自己用,也推薦給親戚朋友,能堅持上半個月的,基本都調理好了很多。

過年回家,我特意做給父親用,因為父親是多年的老胃病,不能吃生冷,吃水果也會不舒服,是典型的脾陽虛,也就是我們說的胃寒。貼了三四天後,父親說肚臍周圍都暖暖的,吃東西也消化好些了。收假回成都後,我也讓他繼續用,多調理一段時間。

那麼,這個方子是什麼呢?不賣關子,先把方子告訴大家,再來講原理。

六七顆花椒,一顆干桂圓肉,適量一點點的艾絨,和在一起打碎,睡覺前放在肚臍里,用膠布貼上,起床時的揭掉即可。(這是一次的量,但一般要多貼幾天,才會慢慢有效果。而有的人用了上火,就是忘了天亮揭掉,一直貼著。)

這個方子,是南懷瑾大師講學時,給弟子講的,後面收錄在他的著作《我說參同契》第54講里。有的讀者可能不信,那可以在網上查這本書,第54講里寫得很清楚。

南師說這是個道家的小偏方,為什麼有用呢?上個世紀日本發明了溫灸器,放在肚臍上暖暖的,可以治腸胃病,除身體寒濕。這是日本人把中國道家的老方法拿來賣錢,其實不用那麼麻煩的用溫灸器,這個道家方子的原理是類似的。

花椒、桂圓、艾絨,都是熱性食材,花椒不用說了,四川人愛吃花椒,就跟濕氣重有關係;桂圓吃多了,容易上火,因為是熱性的;艾絨呢,我們去做艾灸時,點燃的艾柱裡面,裝的就是艾絨。這三樣都是天然的材料,放在肚臍,身體就能吸收它們的藥效,從而調理身體,祛除寒濕,提昇陽氣。

大家不要小看肚臍,肚臍又叫“神闕穴”,在中醫上,這是第一養生大穴,易吸收,嬰兒靠臍帶吸收母親的營養,大人經常艾灸,熱敷,都是在肚臍上。

但提醒一點:正因為是熱性材料,所以如果是陰虛患者,就不能用。陰虛跟陽虛相反,陽虛是怕冷,陰虛是身體燥熱,手腳心容易出汗。陰虛的人用了,熱上加熱,那就更嚴重了。

那麼,這個方子適合哪些人群和癥狀呢?經過多次的實踐總結,大概有以下幾種:

1、陽虛患者,寒濕重的人,平日里怕冷,手腳冰涼,這是效果最好的。貼上後睡覺,小腹周圍都暖暖的,很舒服。

2、脾胃虛寒患者,不能吃生冷,吃涼性水果容易腹痛腹瀉,消化不好,排便不暢;

3、宮寒的女性,痛經,月經不調,很多人用了能排出一些淤積的血塊;

4、失眠多夢的人,很多是因為心陽虛患,容易出現心悸心慌,心胸憋悶疼痛,心神不寧,睡醒後仍然精神萎靡。

如果自己或者親友有以上癥狀,都可以用一用試試,不會有任何副作用。有的人用了上火的話,可以把腳底的湧泉穴也貼上,引火下行,同時排濕氣。有的人用了第二天拉肚子,那也是好事,是在排除體內寒濕,慢慢就會排便通暢。

這幾味材料都很容易找,艾絨在中藥店也應該能買到,大家可以在家自己做。當然,選材一定要好,一次可以多做些,用上十天半個月,自然能體會到這個方子神奇的效果。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