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zone
微信
女子多年眩暈頑疾是耳朵裡“石頭”作怪!妙手“扒拉”幾下好了?
原創 湖南醫聊 2018-01-03 21:27:37
女子多年來因眩暈,認為是頸椎病引起的,反復就診治療效果不佳,嚴重影響生活,原來竟是耳朵裡的“石頭”在作怪!
45歲的王紅(化名)三年多前因一次睡覺時翻身突然出現眩暈,經CT、磁共振等一系列的檢查後僅發現有頸椎病,遂按頸性眩暈治療,但治療兩三個月後效果並不佳,之後幾乎每半年都會反復出現上述症狀,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
在家人的陪同的下,來湖北省荊門市石化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眩暈門診就診。
陳健主任醫師詢問王女士近年來眩暈的時間、性質及各種用藥、治療方法及效果後,聽力檢查顯示大致正常。
(網路圖,僅供參考)
陳健醫生又為她做了前庭功能檢查,結果顯示是“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通俗稱“耳石症”。
王女士帶著困惑:“難道耳朵裡也會長石頭嗎?”
陳健醫生說:“我現在用一種耳石症的復位手法進行復位,你的症狀立刻就會緩解!”
王女士將信將疑地配合陳健醫生進行手法復位操作,首先陳健醫生雙手把持其頭部向一側轉頭,然後迅速仰臥頭向後懸垂,接著把頭部轉正,繼續向另一側轉頭並翻身,最後坐起。
這樣“扒拉”幾下後,王女士驚奇地說:“我真的覺得不暈了,好神奇啊!”
(網路圖,僅供參考)
陳健主任醫師解釋:耳石症多發於四十歲以上的成人,女性多見。主要表現為處在某一特殊體位就會誘發眩暈,如低頭、翻身時突然一陣天旋地轉,有時伴惡心嘔吐,幾秒鐘到幾分鐘眩暈症狀消失,給人們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和不便。
其主要原因是:內耳的半規管內的“石頭”在正常情況下附著在前庭系統的橢圓囊和球囊上,當頭部位置發生變化時,這些“石頭”掉到半規管內刺激毛細胞,造成平衡感受的紊亂,因此會感到“天旋地轉”,我們通過各種翻轉調整“耳石”的位置,讓迷失的耳石回到他原來的位置,這樣不用吃藥、不用開刀,輕而易舉的就可以緩解眩暈的症狀了。
這個病其實並不復雜,只要診斷清楚,進行手法復位,效果立竿見影。
這個神奇的手法是上個世紀末美國醫生約翰·艾普利發明的,起初人們也不相信復雜的眩暈能被手法幾下就搞好了,對他冷嘲熱諷,直到十幾年後他的發明才被美國耳鼻喉科學會採納。目前全世界的醫生都在使用這種既簡單又高效手法治療耳石症。
(網路圖,僅供參考)
陳健主任醫師提醒廣大市民:
1、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治心血管疾病,適當的控制脂肪、膽固醇等。
2、科學鍛煉,運動有度。避免劇烈運動後耳石大量脫落。
3、避免過度勞累,有些患者在過勞後突然發病,可能與過勞導致耳石松動,最終引起脫落而發病。
4、出現耳鳴、耳聾等症狀要及早去正規醫院就醫,以免貽誤病情。
5、在未找出病因前,不能隨意購藥,盲目進行治療。
(編輯r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