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息養生功
龜息養生功屬於仿生氣功,是以行氣導引為主的吐納功法。它的特點是在三調(調身、調息、調心)的基礎上,側重於調息,使氣行周身並分別從手指、足趾氣行出入(即體呼吸)。
本功法可整套進行練習,也可分節選取合適的進行鍛煉,可按次數練習,也可不限次數反复鍛煉,方便靈活,練習者可以自行掌握,但應掌握一定的度,應以自身能承受為宜。
一、操作技術
龜息養生功有四節正功,其中每一節動作操作一次,完整練習一遍的時間應該不少於10分鐘。
第一節俯仰食氣
1.調身
(1)盤坐於床或地毯,上身直立,兩手分開自然按於兩膝,掌心向下,兩目注視前方。(見圖1)
(2)含胸拔背,下頦回收,頸項後突,上拔(見圖2)。
(3)上體前俯,頭部平於兩膝,而後像小勺舀水似地引頸前伸,上體徐徐抬起。(見圖3)
(4)恢復盤坐姿勢(見圖1)。
圖1 圖2 圖3
2.調息
(1)動作1時吸氣。
(2)動作2~3時屏息。
(3)動作4時呼氣。
3.調心
(1)動作1消除雜念,入靜,猶如龜鱉在海洋中憩息。
(2)動作2~3專注於動作和姿勢,意念要淡,想像清氣隨著脊柱的運動,通暢經脈氣血,循環不息。
4.操作提示:練習時動作宜緩慢,並反复俯伸,循序漸進,調息時適度而止,不可硬憋,練習結束後,散步片刻。
第二節神龜出水 1.調身:俯臥位,面枕床或地毯上
(1)頭微低,目視前方,下頜置於枕上,兩手自然放置於頭部兩側前方,掌心向下,兩腿自然伸直,間距與肩同寬(見圖4)。
(2)兩手輕按於兩肩前,徐徐抬頭,凝視前方(見圖5)。
(3)兩臂撐起,以腰背發力,上身向後舒展,引頸前伸,上體也逐漸隨之抬起,腹部緊貼床或地毯,雙目極力向上遠眺(見圖6) 。
(4)待不能支撐時,恢復動作1姿勢(見圖4)。
圖4(正位) 圖4(側位)
圖5(正位) 圖5(側位)
圖6(正位) 圖6(側位)
2.調息
(1)動作1時吸氣。
(2)動作2~3時屏息。
(3)動作4時呼氣。
3.調心
(1)動作1時入靜,意守虛空。
(2)動作2~3時神意專注於動作,神韻如龜,意想空藍來里,形松意充。
4.操作提示:練習時動作緩慢,注意力集中,調息時適度而止,不可硬憋。
第三節側俯臥息
1.調身:側俯臥位,面枕床或地毯上
(1)右側俯臥位,左髖微曲,目視前方,兩上肢胸前交叉,右手掌心向上,左手掌心向下,兩腿自然屈曲(見圖7)。
(2)右側俯臥位,右肘屈曲,掌心向上置於耳前,中指至玉枕穴,左臂自然置於身側,掌心朝下,置於髖部,右腿微屈,左腿屈曲與軀干成直角(90°),目視左膝(見圖8)。
(3)仰臥位,目視上方,兩手自然置於身體兩側,掌心向上,右腿向上彎曲,左腿盤坐屈曲,右腳背鉤貼於左腿委中或承山穴上,以自我舒適為度(見圖9)。
(4)左側俯臥位,左肘屈曲,掌心向上置於耳前,中指至玉枕穴,右臂自然置於身側,掌心朝下,置於髖部,右腿微屈,右腿屈曲與軀干成直角(90°),目視右膝(見圖10)。
(5)仰臥位,目視上方,兩手自然置於身體兩側,掌心向上,左腿向上彎曲,右腿盤坐屈曲,左腳背鉤貼於右腿委中或承山穴上,以自我舒適為度(見圖11)。
(6)恢復動作1姿勢(見圖7)。
圖7 圖8
圖9 圖10
圖11
2.調息
(1)動作1時自然呼吸。
(2)動作2~5時屏息,但每轉換下個動作時均自然呼吸。
(3)動作6時自然呼吸。
3.調心
(1)動作1時入靜,意守虛空。
(2)動作2~6時以意念引清氣入經脈,布膻中入中丹田,散絡心包,灌注氣海入下丹田,並遍屬三焦,使濁氣從兩手十指及手掌心、兩足十趾及足掌心排出。
4.操作提示
練習時需循序漸進,調息時適度而止,不可硬憋。
第四節俯息蟄藏
1.調身:俯臥位,面枕床或地毯。
(1)頭微低,目視前方,下頜置於枕上,兩手自然放置於頭部兩側前方,掌心向下,兩腿自然伸直,間距與肩同寬。(見圖12)
(2)全身放鬆,右面部貼於枕上,左髖微屈,左腿屈曲與軀干成鈍角(120°)左右。(見圖13)
(3)全身放鬆,左面部貼於枕上,右髖微屈,右腿屈曲與軀干成鈍角(120°)左右。(見圖14)
(4)恢復動作1姿勢。(見圖12)
圖12 圖13
圖14
2.調息
(1)動作1時吸氣。
(2)動作2~3時屏息。
(3)動作4時呼氣。
3.調心
(1)動作1~4時心靜意定,專心聽息,漸達聞似不聞,恍恍惚惚,自然形合於氣,氣合於神,神融且和,達到形氣神三位一體,進入龜之蟄藏伏氣狀態。
4.操作提示
操作此式時注意力集中於聽息,調息時適度而止,不可硬憋。
二、辨證施功
龜息養生功用於疾病的治療與康復,可按照藏象學說與經絡學說辨證施功,練習全部功法或重點練習其中一兩節,每日可練2至5次,每次不少於10分鐘,三個月為一個療程。
1.俯仰食氣具有溫中健脾,溫補腎陽的作用,可用於脾陽虛之腹脹納少,腹痛喜溫喜按,畏寒肢冷,大便溏薄清稀,或肢體困重,或周身浮腫,小便不利。也可用於腎陽虛之腰膝酸軟而痛,畏寒肢冷,面色蒼白,畏寒肢冷,五更瀉泄,浮腫,心悸咳喘。
慢性腎炎、肝硬化、潰瘍性結腸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凡見上述症狀者可參照使用。
2.神龜出水
具有養陰潤肺,滋補腎陰的作用,可用於肺陰虛之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口燥咽乾,形體消瘦,午後潮熱,五心煩熱,盜汗,顴紅,甚則痰中帶血,聲音嘶啞;也可用於腎陰虛之腰膝酸痛,眩暈耳鳴,失眠多夢,形體消瘦,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咽乾顴紅,溲黃便乾。
肺癌術後及放化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髒病、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等疾病,凡見上述症狀者可參照使用。
3.側俯臥息
具有疏肝理氣、活血通脈的作用。可用於肝鬱氣滯之兩脅脹痛,胸悶、納差,時欲太息,急躁易怒;也可用於心脈痹阻之心悸怔仲,心胸憋悶疼痛,痛引肩背內臂,時發時止。
肝硬化、冠心病等疾病,凡見上述症狀者可參照使用
4.俯息蟄藏
具有益肺健脾補腎的作用。可用於肺氣虛之咳嗽無力,痰液清稀,短氣自汗,聲音低怯,時寒時熱,平素易於感冒,面白;也可用於脾氣虛之飲食減少,食後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黃;還可用於腎氣虛之神疲乏力,腰膝酸軟,小便頻數而清,白帶清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髒病、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慢性腎炎等疾病,凡見上述症狀者可參照使用
三、病證舉例
1.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養陰潤肺,練龜息養生功第二節10遍。
(2)益肺健脾補腎,練龜息養生功第四節10遍。
2.胸痺(冠心病)
活血通脈,練龜息養生功第三節20遍。
3.水腫(慢性腎炎)
溫中健脾,溫補腎陽,練龜息養生功第一節、第四節各10遍。
4.肺積(肺癌術後及放化療)
養陰潤肺,滋補腎陰,練龜息養生功第一節、第二節各20遍,第三節、第四節各10遍。至微汗出為宜。
5.脅痛(慢性病毒性肝炎)
(1)疏肝理氣,練龜息養生功第一節10遍。
(2)活血通絡,練龜息養生功第三節10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