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楊心怡

39歲的大S14日生下第二胎,卻傳出在生產過程中癲癇發作,出現昏迷和瞬間缺氧的癥狀,兩度急救才撿回一命。

醫生呼籲,高齡產婦、高血壓、糖尿病病史等,提早篩檢、及早預防

孕婦癲癇發作很危險,嚴重時可能導致母體呼吸中斷,進而讓胎兒遭受腦部缺氧傷害的可能。

過去已有癲癇病史的女性,懷孕時癲癇機會也會提高。但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徐弘治提醒,許多婦女是懷孕時才出現癲癇症狀,俗稱「子癲前症」或「子癇症」,多半發生在20週以後;高血壓是最主要症狀(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其他合併有蛋白尿(尿液中含蛋白大於2+或24小時累積超過5克)、全身性水腫、噁心、嘔吐、視力模糊、體重過度增加等症狀。

早期篩檢,及早預防

近5年來,子癲前症已是我國孕婦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發生率約5%。在眾多婦產科併發症中,子癲前症對孕婦和胎兒影響最大;尤其是在孕產期34週前發生的早發型子癲前症,更是造成母親與胎兒產生併發症如產前、中、後痙攣(即子癇症)、早產、胎盤早期剝離、產後出血、胎兒死亡等的元凶。

過去對子癲前症的了解不多,但隨著醫學研究進步,發現子癲前症與胎盤功能不良有關。孕婦若胎盤生長因子濃度較低,無法應付胎兒成長過程所需的大量血液供應,就會導致子宮動脈血管擴張不佳,出現子癲前症相關症狀,嚴重便可能危及孕婦與胎兒生命安全。

此外,像是35歲以上高齡產婦,或本身已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腎臟疾病病史,有胎兒水腫、羊水過多、過去曾發生過妊娠高血壓、有自體免疫疾病等狀況的孕婦,罹患子癲前症的風險也偏高。

好消息是,透過篩檢,可以提早進行風險評估。包括第一孕期(11~13週)抽血檢測胎盤生長因子(PlGF)與懷孕相關血漿蛋白A(PAPP-A),可以篩檢80%早發型子癲前症;若搭配子宮動脈血流檢查及定期血壓量測,更可提高至95%的篩檢率。

另外,在懷孕20週之後,孕婦也可利用血液中sFlt-1(可溶性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PlGF(胎盤生長因子)比值,預測一個月內發生子癲前症及其併發症的機率。若比值小於35,代表孕婦未來一個月內發生子癲前症或相關併發症機率極低;相反的,若大於35,則建議孕婦密切觀察自身狀況,並配合醫師指示治療。

徐弘治提到,目前這些檢查都需自費,建議高風險孕婦如高齡產婦、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病史者等,可及早篩檢。若篩檢後發現屬高危險群,也別太擔心。研究發現,及早(16周之前)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可減少50%早發型子癇前症引起的併發症,降低50%胎兒生長遲滯,減少60%早產及周產期死亡。

除此之外,自行監測血壓,控制體重,避免體重增加太多,適度運動、飲食控制等,也是必要的,有異常時就提早就診。

生產是治療子癲前症的最佳方式

既然子癲前症是因懷孕引起,最佳治療方式就是讓胎兒產出。當然,會先服用降血壓藥物、靜脈注射硫酸鎂控制痙攣症狀,再評估母體狀況與胎兒的發育情形,選擇最適當的生產時機,降低母嬰風險。

懷孕是件令人喜悅的事。預防勝於治療,記得定期接受產檢,提高警覺,調整生活型態,以便降低子癲前症的發作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