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歲老人體內被取出221顆結石 原因和飲食習慣有關
浙江新聞 2018-10-12 16:07:54
2018-10-12 16:05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楊晨 通訊員 陳興芳
資料圖
近日,東陽南馬鎮的吳奶奶因膽囊結石,住進了醫院。令人吃驚的是,醫生竟在她的體內,取出了大大小小的結石221顆。
據悉,吳奶奶今年78歲,3年前曾因右上腹持續性疼痛,前往當地衛生院進行過治療。當時,吳奶奶除了疼痛,還出現了惡心、劇烈嘔吐等症狀,輸液治療後,症狀才得以緩解,並被確診為膽囊結石。
一周前,吳奶奶再次出現上述症狀。為尋求進一步治療,家人將她送到了金華市結石專科醫院(東陽市紅十字會醫院)結石病專科就診。主治醫生馬權告訴記者,吳奶奶體內的結石為充滿型結石。考慮到吳奶奶基礎疾病較多,膽囊已不存在濃縮、儲存和排出膽汁的功能,經過研究討論,決定進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
“相較於保膽取石治療,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對吳奶奶的病情更有優勢,也能避免保留無功能膽囊後誘發膽囊癌的可能性。”馬權說。
如今,吳奶奶體內的221顆結石已經被全部取出,經過該院第二代智能紅外線結石分析儀分析,吳奶奶的膽囊結石屬於膽固醇結石,這與她常年吃素食和剩菜剩飯有關。
“吳奶奶有8年的高血壓病史,之前醫生告訴她要清淡飲食,但她理解成了就是不吃肉、少油膩。”馬權說,通過和她家人的交流發現,吳奶奶在過去8年一直不敢吃葷菜,只吃素食,平時飲食中也很少放油,甚至不放油,久而久之養成了“厭油”的習慣,也聞不了魚腥味。向來勤儉節約的她,對剩飯剩菜更是“情有獨鐘”。
據了解,人體攝入脂肪、蛋白質食物時,膽囊更容易受到刺激而收縮,從而促進膽汁排洩。如果長期素食,且飲食過於清淡,膽囊的收縮能力就會逐漸降低,膽汁排洩減少。久而久之,就會讓大量的膽汁堆積在膽囊中,最後引起膽囊結石的形成。另外,剩菜飯中可能會含有大量細菌、亞硝酸等,長期攝入含有大量細菌、亞硝酸的剩菜剩飯,易誘發膽道感染,導致膽囊及膽道結石的生成。
所以說,飲食必須科學均衡,葷素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