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飲食控制血糖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石,好的飲食習慣能夠有效控制病情,食物的選擇對於糖尿病患者固然重要,但正確的進餐順序也不能忽視。主食、蔬菜、肉類、湯,先吃什麼後吃什麼,這裡面大有學問,吃對順序,能幫助糖尿病患者更好的控制進食量,減少和延緩熱量吸收,防止血糖升高。


1、飯前適當喝點水

飯前喝幾口溫水,是吃飯前的準備,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潤暢消化道,也可以減少進餐量。


2、先吃蔬菜好處多

糖尿病患者吃飯應先吃蔬菜,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先吃蔬菜可以增加飽腹感,有助於減少後面主食的攝入,防止之後吃進來的熱量高的糖類等被快速吸收。


3、主食宜少稀多干

主食選擇應少稀多干,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小米、玉米等,這些粗糧在胃裡消化的時間長,血糖上升較慢,可以有效抑製糖尿病患者餐後的血糖升高。


4、吃肉放在主食後

糖尿病患者吃肉應放在主食後食用,患者在吃了一定數量的主食後,攝入的肉類自然就會相應減少,要控制脂肪含量高的肉類攝入。另外,魚類、肉類的製作以清淡的烹調方法為佳,如清蒸、水煮等,避免油炸。


5、湯要放到最後喝

糖尿病患者要把湯放在最後喝,因為先喝湯的話,會很快就感覺飽了,但不久又會感到飢餓,只能再吃別的食物充飢,這樣不利於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另外,湯要清淡,如菠菜湯等,避免高熱量、高脂肪的濃湯,菜加上湯,易產生飽腹感。


6、水果放在兩餐間

糖尿病患者忌在餐前餐後直接吃水果,這樣會導致胰島素分泌、代謝受到影響,從而破壞其活性。正確的時間是在兩個正餐之間進食水果,如上午9—10時、下午3—4時。另外,水果也可直接作為加餐食品,既預防低血糖,又可保持血糖不發生大的波動。


7、吃飯盡量用筷子

最後需要強調一點,糖尿病患者吃飯盡量選擇用筷子夾著吃,避免用勺子進食。這樣做,即可有選擇地夾取食物,又可適當延長進食時間,避免吃飯過快,造成熱量超標。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