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對林依晨的瞭解很認識可能都停留在影視形象或不老少女顏值上,大概鮮少有人知道,她的人生也是一部活脫脫的勵志劇。兒時的林依晨並不想一般同齡人一樣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5歲的時候父母就過著分居生活,父親在她童年的記憶中,從來都是匆匆過客。
Part1:從負債120萬到金鐘獎視後
十年後,父母終究還是離婚了。體弱多病的單身媽媽拚命撫養她和弟弟,微薄的薪水完全不足以支撐,只能用透支信用卡的方式來填補。
誰料想漏洞越來越大,最後竟成了一個無底洞:一家三口欠下120萬人民幣的債務。母親情緒徹底崩潰,小腦中風住進醫院,這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棵稻草。
身為長姐,16歲的她只能憑一己之力撐起這個家。一夜長大,從那時起她就比同齡人多了一份成熟。
2000年,她參加了讓她踏入演藝圈的臺灣捷運美少女大賽(獲得第一名),參加的目的非常簡單也非常心酸:只是想給弟弟添置一台電腦。
即使生活讓她如此狼狽,她也沒有對生活有卑微的妥協。出道後的林依晨,一邊高強度工作拍戲,一邊照顧家人,還考上了國立政治大學韓文系。
她珍惜每一個來之不易的機會,曾在六年內出演十三部偶像劇,每天熬夜拍戲讓她身體出現透支。
甚至在23歲,就早早的立下了遺囑,她解釋說:“我的工作需要常搭飛機、拍戲吊鋼絲、跳海,我怕自己突然怎麼樣,會留下媽媽一個人,我不想留下遺憾。”
連年來如此高強度的生活壓力,她終於還是病倒了:2009年腦下垂體發現腫瘤。好在問題不大,憑藉著她的樂觀和毅力,依舊能應付地很好。
病後痊癒的她對自己有了更明晰的規劃,毅然決定暫別演藝圈,赴英國學習表演,不停的用學習充實自己,並順利拿到碩士學位。
即使遭遇了如此種種,她永遠保持一顆樂觀的心,對生活永遠赤誠。這大概就是她永葆少女顏的終極秘訣吧!
Part2:從“刻板”印象到突破自我
沒有誰像她一樣,任一個角色都這麼讓人念念不忘。因為她真的是用生命在演戲。
對比現在各種利用替身、摳圖演戲的“流量明星”,她的作品很少,可每一部作品,數年之後拿出來回味,仍然是無可替代的經典。
《惡作劇之吻》是很多人青春萌動之時都繞不過的偶像劇。這也是我最愛的一部的電視劇!
在我心中,多田薰筆下的袁湘琴就是她所演繹的這樣,笨笨傻傻無所畏懼,對喜歡的人執著勇敢、始終如一。
99%的“傻白甜”都很容易被人討厭,而林依晨,就是那僅有的1%,呆萌可愛到男女都愛。
正是林依晨深入骨髓的演技,有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將林依晨=袁湘琴中間的那個“=”號抹去。
憑藉《惡作劇2吻》,林依晨也成為了首個靠偶像劇拿到金鐘獎最佳女主角的演員。
正當所有人以為她將在“傻白甜”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的時候,她卻華麗麗的轉身,帶來不一樣的熟女——程又青。
這一次,她是倔強、強勢、死不認錯的”剩女“程又青,完全一改袁湘琴的笨拙,她將30歲女性的精明、脆弱、果敢與懦弱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那一刻,我又堅定地相信了,林依晨=程又青。
演繹道路上的勇於突破,絕不是憑空實現的,作為演員的她,有著自己的堅持和較真的勁兒。所有的認真和執著在她的劇本圖裡就可窺見一斑。
Part3:從戲裡到戲外的高情商
偶像劇女主角常年與男主角配戲,不戲假情真肯定演不好,所以演員拍戲鬧緋聞也是常有的事。而林依晨和娛樂圈眾多堪稱男神的明星合作,卻一點緋聞也無。
重點是,她又和他們是多年的知己好友,這其中的分寸拿捏如果沒有高情商,估計很難把握吧。
對於胡歌來說,她應該一個能夠深度交流的知心朋友。在胡歌獲獎之後發表感言時,他直言不諱地表示謝謝林依晨。
我想,一個高情商的人大抵如此,在得知異性好友要暫別演藝圈,出國讀書時,不是說些無味的寒暄和無足輕重的祝福,而是直擊人心地表示支持。
她和那些劇中男主被粉絲們“擁戴”過無數CP,卻以最最低調的方式宣佈自己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愛情。
即使在面對最難的人際關係——婆媳關係的時候,她也始終遊刃有餘,現在依晨還是和公婆住在一起的,只要人在臺北就一定會抽時間陪伴公婆,婆媳關係很融洽。
最讓我印象深刻和動容的是,金馬獎頒獎典禮馬思純和周冬雨獲得雙影後時,鏡頭掃到林依晨眼含熱淚。而她只是單純表示,受到感動,為她們開心。
如此容易動真情的人,真的很難讓人不喜歡吧。
你對生活的態度,真的全部寫在臉上。這句話在林依晨身上能得到很好的印證。
不管經歷了什麼,或者得到了什麼,都永遠保持一顆樂觀、敏感卻不脆弱的心,生活終究會回饋你一些東西。
希望親愛的你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
▼褓姆上門要工資遭到美女羞辱,褓姆霸氣一番話,嗆得美女沒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