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穴含義

陽池,經穴名,出自《靈樞•本輸》,屬手少陽三焦經。陽,天部陽氣也。池,屯物之器也。陽池穴是指三焦經原穴。意為陽氣匯聚的地方,指三焦經氣血在此吸熱後化為陽熱之氣。本穴物質為中渚穴傳來的弱小水濕之氣,至本穴後,受外部傳入之熱,此水氣吸熱脹散而化為陽熱之氣,如陽氣生發之池,故名陽池穴。

經穴定位

位於腕後區,腕背側遠端橫紋上,指總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中。

精準取穴

取座位或臥位,手掌朝下,抬臂垂腕,在腕關節背面,沿第4掌骨向上推至腕關節橫紋,可觸及一凹陷,此凹陷相當於腕背橫紋中點處,即為本穴。

簡易取穴

將五個手指同時儘量背伸,會看到手背中央靠近手腕處出現一個小的凹陷,輕輕按壓有疼痛感,這個位置就是陽池穴。

局部解剖

在腕骨間的十字韌帶下,在指伸肌腱(橈側)與小拇指伸肌腱之間,布有腕背靜脈網、尺動脈腕背支的支系,並有尺神經手臂支、上臂後皮神經分布。

功效作用

陽池穴歸屬手少陽三焦經,具有疏調三焦、清熱瀉火、舒筋通絡、生發陽氣、溝通表里的功效。

主治病症

1、瘭(biāo)病( 手指頭肚兒急性發炎化膿的病,嚴重者會引起末節指骨壞死。中醫稱「蛇頭疔」。 )

2、五官病症:頭痛、目赤腫痛、耳鳴、耳聾、口乾、吞咽困難、喉痹等病症。

3、緩解孕吐:按摩陽池穴,能夠有效緩解孕期嘔吐。

4、溫通經絡,緩解肩腕周圍疼痛:按摩陽池穴對腕關節及周圍軟組織風濕痹痛、腕痛無力、手臂酸麻、上肢痿痹不遂、肩臂痛不得舉、滑鼠手等症狀,具有明顯的療效。

5、調節血糖:長期堅持按摩陽池穴,對糖尿病具有調節及改善的作用。

6、其他:還可以治療瘰癧、脅肋痛、手腳冰涼等病症。

穴位配伍

1、陽池配外關、曲池穴,治前臂麻木疼痛。

2、陽池配少商、廉泉穴,治咽喉腫痛。

3、陽池配胃脘下俞(又名胰俞)、脾俞、太溪穴,治糖尿病。

操作方法

1、針刺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①毫針直刺0.3~0.5寸,深刺可透大陵,局部酸脹,可擴散至中指。

②毫針平刺0.5~1.0寸,向左向右平刺,局部酸脹,可擴散至整個腕關節。

③也可以使用撳針埋針治療,隔日一次。

2、艾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每次3~5壯,艾條灸5~10分鐘,每日1次。

3、按摩法:用對側手大拇指指腹按揉該穴5~10分鐘,每日1~2次。

4、拔罐法:可用藥罐中的拇指罐或1號抽氣罐進行拔罐治療,留罐5~10分鐘,隔日一次。

注意事項

1、陽池穴位於腕關節附近,不宜疤痕灸,防止影響關節活動。

2、針刺時,有酸、麻、重、脹感,經氣可傳至中指,如出現明顯疼痛感,應及時調整針刺方向與深度。

3、按摩力度不宜過大,時間不宜過長,防止患者出現不適或皮膚損傷。

4、該穴位於腕關節附近,刮拭該穴比較疼痛,所以很少使用刮痧法,也不宜用化膿灸或火針。

5、陽池穴位於腕關節附近,拔罐治療時,易脫罐,所以拔罐時將手置於平整的桌面或床上,留罐過程中不可活動腕關節。

6、艾條灸可採用溫和灸、迴旋灸與雀啄灸的方式,治療時間不宜過長,每次5-10分鐘即可,高度距離皮膚3cm左右,以局部的皮膚潮紅、熱力滲透為度。及時抖灰,避免出現皮膚燙傷。

7、用撳針埋針治療時,每日需對撳針點按3~5次,每次50~100下,力度不宜過大,按壓的力度控制在0.7牛頓以下,以皮膚稍有下陷1mm為度。


本文不代表面診,身體出現不適後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治療與保健,不可自行針刺治療。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本文作者@岐黃天使董朱麗​。讀者朋友們,看完文章後請幫忙點關注+轉發吧[作揖]。您的認可是我創作的原動力,使我在創作的路上走的更遠更穩。非常感謝![玫瑰][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