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明 國醫大師(1927.10-)
劉志明,第二屆國醫大師、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第一、六批全國師承指導老師,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首都國醫名師,劉志明從事中醫臨床、科研、教學工作,學驗俱豐,臨床療效頗佳,在心腦病證、腎系疾病、老年頑疾和外感熱病等方面,頗有研創。現將劉志明應用酸棗仁湯的幾點經驗介紹如下,以饗同仁。
認清病機 靈活運用
酸棗仁湯首載於《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原文謂:「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酸棗仁湯的組成有:酸棗仁、茯苓、知母、川芎、甘草。劉志明認為此方為養血調肝安神的代表方劑,其所主治的虛煩不眠是由肝血不足,血不資心,虛熱內騰而擾神所致。方中重用酸棗仁,以其性平味甘,入心肝之經,應少陽木化,借味取功,以生心血,養肝血而療肝極為君。茯苓寧心以安神,考晉唐以前諸家之論,服茯苓以補虛扶陽者恆多,如《素女方》中之更生丸療男子五勞七傷,陰衰消少,皆借其寧心之功以守五臟元真不外泄,用之更以堅守虛勞之體,防其揮霍疲極之資。知母出於仲景之方,用之多以滋陰清熱,然考其所治,則多為「諸熱瞀瘛」「諸躁狂越」之屬,似於清熱之中另有鎮靜除煩之意,唯其液滑體潤,於大便溏泄者不宜。劉志明以為川芎為該方之法眼,《素問·臟器法時論》:「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以川芎之辛散,使輔棗仁通肝調營,顧全生發之機。甘草者國老也,肝苦急欲緩,故緩之以甘,另寓監製川芎辛散之味,厚土以保木。
酸棗仁
酸棗仁湯煎服方法
劉志明認為醫者亦應深究,原文載:「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由此可知,仲景時取酸棗仁先煎,水由八升煎至六升,適才盡劑而煮。然仲景未言此先煎酸棗仁之生熟,劉志明考諸家本草,認為自唐代起,酸棗仁始有生用、炒用之別,故仲景所取率為生者。酸棗仁生熟之別,如最具代表性的《本草綱目》所述:「熟用療膽虛不得眠,煩渴虛汗之證;生用療膽熱好眠。」由此推之,蓋仲景先煎之意,莫乎使棗仁生者煮熟,以療肝急膽虛之患矣。後世醫家用炒棗仁而言先煎者鮮矣。至若「分溫三服」之言,現代醫家言之者亦鮮矣,殊不知此藥力相續之徑也。
臨床上,劉志明應用酸棗仁湯治療的病症,不因句讀而局限於不寐之一端,而是圓機活法、不落窠臼地靈活掌握著該方的病機,只要認證清楚,處判離析,劉志明就放手應用該方,每收覆杯安臥之效。下面僅略舉幾則臨床驗案以饗同道。
典型醫案
● 醫案一
患者邱某,男,時年33歲,1978年12月7日初診。訴遺精2月余。半年來,患者因夫婦分居,常手淫圖快;近2個月,患者常夢中與異性交媾而精液流出,至今幾乎每晚必做,加之頭昏、目眩、心煩特甚,故前來就診。就診時見:精神不佳,兩顴泛紅,口乾唇黯,五心煩熱,遺精健忘,腰膝酸軟,入寐多夢,小便短赤;舌質紅,少苔,脈弦細。
診斷:(君相火旺型)遺精。
治法:養心安神,瀉火止遺。
茯苓
處方:酸棗仁湯加味。酸棗仁24g,茯苓12g,知母9g,川芎6g,炙甘草6g,黃連6g,黃柏9g,梔子9g。水煎服,日1服,分溫3服,5服。
12月12日二診:服藥5服,睡眠轉佳,心煩消除,五心煩熱減輕,其間僅夢遺一次。續服上方5服,遺精乃止,諸症皆消。
半年後隨訪,患者身輕體健,恢復如常。
按:劉志明認為遺精與心、肝、腎三髒關係則最為密切,而且特別看重心神的主導作用。該患者君相之火熾烈,燔灼於上,則心神受其煎熬,神失其所不能坐鎮,則肝魂游移不定,腎精亦隨其妄泄。治之之法,唯以酸棗仁養血以招肝魂,定心神、安五臟以啟陽澀精。茯苓固秘真元,補虛贊助以止遺,川芎小量以養血調肝,周流氣機;黃柏、知母合用清瀉相火以安固精室,使水覆火潛;黃連、梔子清心火以直折亢烈,使苦寒之品致火位之靖康。諸藥合用,共奏養心安神,瀉火止遺之功。
● 醫案二
患者王某,男,時年26歲,1979年6月10日初診。訴入睡困難1個月,伴心煩、自汗。1個月來,患者每夜均不能安然入睡,每晚僅睡眠4小時左右,常伴見心煩、自汗、大便乾結等症,曾服用過各種鎮靜安眠中西成藥,及人參、鹿茸等補品,病情益篤;近3日,患者病情加重。就診時見:神疲乏力,口唇乾燥,心煩易怒,頭暈健忘,腰膝酸軟,汗出沾衣,大便乾結,2~3日一行。舌淡紅,薄白苔,脈沉細。
診斷:(肝血不足,虛熱擾神型)不寐。
治法:清熱除煩,養心安神。
處方:酸棗仁湯加味。藥用: 酸棗仁24g,茯苓9g,知母10g,川芎6g,炙甘草6g,黃連6g,梔子9g,淡豆豉9g。水煎服,日1服,分溫3服,3服。
知母
6月14日二診:服藥3服,諸症皆消。囑繼服3服。半年後隨訪,患者未訴復發。
按:《黃帝內經》最早提出「不得臥」「目不暝」的病名,並提出了「胃不和則臥不安」的觀點。《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第十一》中進一步闡述不寐的病機說:「血氣少者屬於心,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由此可知,心肝血虛是不寐的重要病機。此案患者,不寐既久,形神困頓,在內則血虛不足以養神,在外則虛熱擾及泥丸,一派陰虧火生之象。劉志明認為治此宜養肝血以安內,清虛熱以攘外。方選酸棗仁湯以清熱除煩,養心安神;梔子豉湯以清透鬱熱,疏解氣機;再輔以一味黃連,「入心瀉火,鎮肝涼血」(《本草分經》黃連條下語)。全方養血與清熱同施,為補散偶制之方。
鄭重申明: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藥和劑量僅適用於本案病人當時的病情。未經中醫辨證診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處方和劑量。廣大讀者如有需要,應前往正規醫院診治,以免貽誤病情。■
【內容整理自:《中國中醫藥報》2022年10月17日第五版,作者:劉簽興、劉如秀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