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看起來很壯,但只要一爬樓或一運動就氣喘吁吁,人們常調侃說這是「虛壯」。在醫生看來,真正的原因是心肺耐力差。


近日,《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發表重磅研究,指出心肺耐力是預測死亡風險的有力指標——良好的心肺耐力,能使參與者延壽6年。


《生命時報》採訪專家,告訴你心肺耐力好的人贏在哪兒,並教你改善心肺健康。


受訪專家

北京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 劉德平

遼寧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 郝文君

心肺耐力對延壽很重要

評價心肺功能的指標叫心肺適能(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CRF),又叫心肺耐力,它綜合反映了一個人的心臟、肺、血管運送和利用氧氣的能力。


這個指標有多牛?此前,美國心臟協會(AHA)建議將「心肺耐力」作為人體「第五大生命體徵」,是除了呼吸、體溫、脈搏、血壓之外的又一個「生命體徵」指標。

在這項研究中,美國史丹福大學、羅格斯大學等研究團隊,通過對由750302人組成的隊列分析後發現,心肺耐力水平和全因死亡率之間存在顯著負向關聯:

  • 當參與者的心肺耐力達到最強時,死亡風險最低;
  • 與心肺耐力高的人相比,擁有最低心肺耐力的參與者死亡風險增加了309%;
  • 另外,擁有極好的心肺耐力,還能使參與者延長6~6.7年的壽命。

研究人員選擇標準化的運動跑步機測試(ETT)作為評估心肺功能的方法,並記錄下最大代謝當量(MET)水平,依照MET排序75萬名參與者的心肺耐力被分為極度健康、非常健康、健康、中等、較低、最低6個等級。


在長達10.2年的隨訪期間,研究人員發現,死亡風險隨著心肺耐力的減少逐漸增加:以極度健康組為基準,非常健康、健康、中等、較低、最低心肺耐力組的全因死亡風險呈逐漸上升趨勢,比極度健康組分別增加了39%、66%、113%、188%和309%。


這項研究藉助大樣本、長時程隨訪隊列,首次證明了心肺耐力和死亡風險的負向關聯不受性別、年齡、種族等因素影響,即無論如何分類,「更高的心肺耐力對應著更低的死亡風險」這一關聯始終存在。

心肺耐力好,收穫大

在醫生看來,心肺耐力較佳,可以使我們運動持續較久,且不會很快疲倦,也可以使我們平日工作時間更久,更有效率。

從健康的角度來看,擁有良好的心肺耐力,可以降低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內所有疾病的發生風險,降低死亡率,延長壽命。心肺耐力好的人,收穫一系列好處:


運動猝死風險低

如果30歲的年齡,擁有60歲的心臟,無疑會埋下健康隱患,對壽命也會有很大影響。心肺耐力差的人如果進行激烈運動,可能使心臟負擔過大而出現危險。


脂肪肝風險低

芬蘭圖爾庫大學研究人員分析了463名參與者腳踏車試驗的數據後發現,心肺耐力越好,脂肪肝風險越低;不論體重如何,提高心肺功能都有助預防脂肪肝。


不易發生心衰

心肺耐力良好,說明人體各項主要機能正常,身體能承受更高負荷。中年時心肺功能較差,隨著年齡增長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更高,幾乎所有心血管疾病最終都會導致心力衰竭。


麻醉風險低

有些人肺功能低下無法耐受麻醉,手術中呼吸衰竭風險性過高,或可能導致術後恢復困難。

三招自測心肺耐力

心肺耐力影響全身器官及肌肉活動,通過一些方法,可以初步自測心肺耐力情況。


登樓試驗

能用不緊不慢的速度一口氣登上三樓,不感到明顯氣急與胸悶,說明心肺耐力良好。

憋氣試驗

深吸氣後憋氣,能憋氣達30秒鐘表示心肺功能很好,能憋氣達20秒鐘以上者也不錯。


血壓檢查

舒張壓與收縮壓之比為50%~70%,如果低於25%,或高於75%,說明心肺功能較差。

運動是提高心肺耐力的首選

大量研究認為,適量運動能提高心肺耐力,降低心血管病發生率及全因死亡率。


長期規律鍛鍊能使心臟的重量、容積增大,安靜時心率變緩,心肌的室壁增厚,使其每次收縮變得強韌有力。

有氧運動是首選


有氧運動是提高心肺耐力的首選,比如健步走、緩步跑、游泳、跳舞、騎自行車、登山、各種球類活動等。

  • 中青年人

每周堅持完成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體力活動,就可能達到中等水平及以上的心肺耐力。

  • 老年人或心肺疾病患者

要循序漸進運動,每次運動開始時,不要急於進行劇烈活動,最好先熱身5~10分鐘,以提高心肺適應性。運動過後,也不要立即停止,進行5分鐘左右的放鬆活動,防止血壓驟降或頭暈。


抗阻運動不能少,提高肌肉力量


深蹲、伏地挺身、仰臥起坐等運動可提高肌肉力量、增加肌肉體積、發展肌肉耐力,能夠保持更好的有氧耐力。


運動過程中,如果感到中等程度疲憊,說話費力、斷斷續續時,說明運動強度過大,要減輕運動強度,或者休息,以確保安全。

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對健康還有很多益處,比如改善關節功能、保持大腦清醒、緩解情緒緊張等。動起來,提高心肺耐力,就是在積攢長壽資本。即使是低強度運動,如做家務、唱歌,只要每天堅持練習,同樣有效。▲

本期編輯:鄭榮華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