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身疼」可以說是現代人最常見身體症狀之一,早晨起床腰背僵硬,上了一天班全身酸痛……有時甚至什麼也沒做,還會感到渾身疼痛乏力。
渾身疼到底是身體哪裡出了問題?《生命時報》採訪專家解讀,並教你如何緩解疼痛。
受訪專家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沈璐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主任醫師 周華成
渾身疼到底是哪兒「疼」
出現了「渾身疼」這個症狀,很少有人選擇就醫。有些人即使去了醫院,也不知道該掛什麼科。其實,莫名其妙的渾身疼可能是以下幾種病。
1頸椎病
當頸椎發生退行性改變時,就會出現背痛。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頭暈、噁心甚至視物模糊等,都是頸椎病的症狀表現。
頸部受風著涼會誘發頸椎病,頸肌會痙攣,所以要注意保暖。養成良好睡姿,枕頭不宜過高,要軟硬適度。
2風濕
風濕病多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隱蔽而緩慢,病程較長,侵犯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有關軟組織,可引起一定程度的周身疼痛,天氣陰涼、風寒潮濕時,後背疼痛加重。
3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引起的全身症狀主要表現為疼痛、抽筋、身體變矮、骨折。疼痛的主要部位是腰背部。
疼痛一般是持續的,時輕時重,可突然加劇,休息後可以緩解,晨起時症狀加重,略為活動後疼痛及不適感可減輕,但如果活動量過大或勞累過度,疼痛及不適感明顯加重。咳嗽、打噴嚏及用力排便等均可造成疼痛及不適。
4骨關節炎
隨著年紀增大,關節會逐漸退化,膝蓋、臀部、脊柱和肩膀的關節,都可能出現骨關節炎,所以很多老人會捶著自己的雙腿喊腿疼。
建議這類患者加強肌肉力量的鍛鍊、減輕體重。
5纖維肌痛綜合徵
全身廣泛存在的疼痛是纖維肌痛綜合徵的主要特徵,一般起病隱匿,大部分人不能準確回憶起疼痛開始的時間。
疼痛呈彌散性,通常很難準確定位,常遍布全身各處,以頸部、肩部、脊柱和髖部最常見,疼痛程度時輕時重,休息常不能緩解,不適當的活動和鍛鍊可使症狀加重。約90%的病人有睡眠障礙,表現為睡眠易醒、多夢、晨起精神不振、疲乏、有全身疼痛和晨僵感。
國家級名老中醫馮興華教授表示,從中醫角度,渾身疼也可能是以下兩種原因:
風痹
風痹、痹症,也叫遊走性的疼痛,像風一樣不固定,這在中醫看來是以感受外邊的風邪為主,治療以祛風活血為主。
氣痹
情緒不穩定,心煩、睡不好覺、身體不固定的部位疼痛,中醫就叫氣痹,氣機不通暢,要疏肝理氣,通絡止痛。
不良生活習慣讓人渾身疼
除了病理原因,生活中一些不經意的習慣也會讓人感到渾身疼,比如「沙發綜合徵」。
沙發綜合徵是指人久坐在沙發上,缺乏活動,從而出現大腦遲鈍、腰酸腿痛、四肢無力等一系列不適的情況。
◎沙發相對較低,且有彈性,人坐上去臀部下陷,骨盆後部的背肌被拉長,時間長了易引起腰肌勞損。
◎坐在沙發上時,身子經常是歪著的,脊柱歪曲讓五臟六腑都偏離了自然的生理位置,這種長期的姿勢不當可能導致內臟功能受損,影響呼吸和消化。
◎如果一直用這種姿勢讀書看報,雙眼盯於一處,頸部處於彎曲狀態,還容易造成眼肌疲勞、頸部酸痛。
◎對男性來說,久坐沙發還會壓迫陰囊,導致靜脈回流不暢,可能造成陰囊附近的血管受阻。
坐具軟硬度應以坐下後表面凹陷1厘米左右為宜。座面高度應相當於小腿高度。如座面過高,兩腳懸空,軀幹重量壓在腿部,時間久了,腿部和背部肌肉就會酸痛;若是座面過低,大腿受力面減小,也會造成酸痛。坐靠時,腰部和頸部最好各放置一個枕墊。
一份舒緩疼痛指南
如果排除了疾病原因,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緩解疼痛:
避免久坐
久坐帶來的最直接傷害就是身體出現莫名其妙的疼痛,建議每坐30~45分鐘就站起來活動一會兒,利用接水、上廁所的機會,順便多走動一會兒。
調整坐姿
久坐不可完全避免,那麼就調整一個最健康的姿勢。現代人脊柱一般是S型,而習慣原始姿勢的人,脊柱呈現J形。如果現代人可以調回這個姿勢,大多數脖子痛、足底筋膜炎、背痛都能得到緩解。
美國著名矯正教練埃絲特·戈卡勒給出以下指導:
- 坐下時,臀部儘量靠近椅子最後方,上身遠離靠背,微微前傾。
- 雙手握拳抵在身前兩側肋骨最低處,然後雙拳沿水平方向緩慢平移至後背,使背部伸展。
- 雙手抓住椅子兩側把手,用力將身體稍稍抬起,然後把上身抵在靠背上,慢慢落下,在這一過程中背部要緊靠椅背才能有效延伸脊柱。
- 雙肩向後轉(轉動方向依次為向前→向上→向後)至最大的活動範圍。
伸懶腰,放鬆全身
伸個懶腰,有助緩解全身疼痛、促進血液循環。在伸懶腰的同時,還可以拍打幾下腰部和臀部。
動作不能過猛、過快,緩慢地把動作分解開來做,輔以深呼吸。
調節心情
持續3個月以上不明原因的疼痛,很可能是長期焦慮、緊張、無法釋放壓力所導致的,應及時去心理科治療。
這種疼痛一般會隨著情緒的好轉而緩解,因此學會放鬆心情非常關鍵。比如大汗淋漓地運動一次,充足地睡一覺,還有就是深呼吸。
具體方法坐在舒服的椅子上,兩手放在扶手邊,頭稍稍前傾深吸一口氣。或仰臥在床上,四肢平放,閉上雙眼,全身肌肉放鬆,排除雜念,可有助舒緩緊張性疼痛。▲
本期編輯:鄧玉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