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則#男子排尿疼痛取出鵝蛋大的結石#的話題「疼」上微博熱搜!

據@我蘇特稿 報導,一位江蘇王先生平日裡有排尿疼痛、中斷等症狀,近來王先生因疼痛加劇,前往就醫。

經檢查,王先生腹中結石占滿整個膀胱。通過手術,被取出的結石重100克,直徑長7厘米,如鵝蛋般大……

圖片源自@我蘇視頻 截圖

看到這,很多網友紛紛驚呼:「太誇張了」「不敢想像」!

還有人「嚇得趕緊喝了口水壓壓驚」……

人體內有時會長出各種「石頭」,不僅會干擾器官正常運作,有的還會用疼痛折磨身體,而上述新聞中提到的就是泌尿結石的一種。

究竟泌尿系統為什麼會被結石盯上?哪類人易患上泌尿結石?我們平時又該如何預防呢?這篇就來細講講,大家可以收藏轉發,時不時就看看。

泌尿結石是怎樣形成的?

首先,泌尿結石是一個總稱,又叫尿路結石或尿石症。

主要是由尿液內的鹽類物質沉積形成的固體石塊,一般分為上尿路結石和下尿路結石,上尿路結石主要是腎結石和輸尿管結石,下尿路結石主要是膀胱結石和尿道結石。

尿液並非像看上去那樣「清澈澄淨」,它溶解了很多人體代謝廢物和無機鹽;尿液經由腎臟通過輸尿管、膀胱、尿道排出體外時,一旦出現沉積物的結晶體,堵塞排尿管道,像通水管道突然有一處被堵起來一樣,就形成了尿石症。

圖片源自生命時報

腎結石和輸尿管結石往往是原發的,起源於腎臟;膀胱結石和尿道結石多為繼發,一是腎結石通過輸尿管,排入到膀胱和尿道;二是各種原因(如前列腺增生等)造成的排尿不暢、殘餘尿增多致使尿液中的代謝物沉積,最終形成結石。

圖片源自@021視頻 截圖

尿路結石主要臨床表現為疼痛、血尿、尿路梗阻、排尿困難。疼痛伴發血尿是泌尿繫結石的特徵性表現。結石可引起泌尿道直接損傷、梗阻、感染或腎功能損害。

這些因素容易導致結石……

對照以下自查,你有這些引來結石的生活習慣嗎?

喝水少、水質差

飲水量太少,會增加血液粘稠度及腎臟負擔,尿液濃縮,尿液中的無機鹽就會逐漸結晶並聚集增多,增加腎結石、膀胱結石的發病風險性。

另外,有些地區的飲用水是硬水,晶體、鈣含量較高,長期飲用,則會大大地增加結石發病機率。

長時間憋尿

因為隨著膀胱容量的擴大,膀胱內聚集尿液增多,尿液的濃度也會越來越高,再加上長時間不流動,有利於結石的形成。

攝取過多高蛋白質、嘌呤高的食物

成人每天需60-80克蛋白質,愛吃肉、大量吃肉甚至拿肉當主食的人很容易超標。

蛋白質在體內消化代謝後,身體會釋放鹼性的鈣,鈣與尿酸便會在泌尿系統中形成結石。

含嘌呤豐富的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豆類等食物,或者過多飲用啤酒,在體內代謝的最終產物是尿酸,而尿酸促進尿液中草酸鹽的沉澱。

吃得太素

別以為吃得太素就不會得膽結石。低脂肪會影響機體對營養的吸收,造成膽汁缺乏及營養不良,引起膽結石。當維生素E和維生素A缺乏時,也可能影響膽固醇代謝而導致結石形成。

飲食太咸/太甜

體內的高鹽分從尿液中排出時,也會增加鈣排出量,使尿鈣升高,易在尿液中與草酸結合形成結石。

另外,吃糖後尿中的鈣離子濃度、草酸及尿的酸度均會增加,尿酸度增加,可使尿酸鈣、草酸鈣易於沉澱,促使結石形成。

圖片源自站酷海洛

不愛吃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含維生素B1及維生素C,它們在體內最後代謝產物是鹼性的,尿酸在鹼性尿內易於溶解,不愛吃蔬菜和水果容易形成結石。

盲目補鈣

一般來講,食品中特別是牛奶里的鈣容易被人體所吸收,而添加的鈣往往不易被吸收,過多補充,就會造成鈣的沉澱。人體無法吸收的鈣質就會與草酸發生反應,形成結石。

過度減肥

減肥的人限制飲食,只攝入低熱量食物,膽囊收縮功能減弱,膽汁中的膽鹽明顯增加,黏液濃縮,鈣類增加,容易形成膽結石。尤其是快速減肥的2~4個月內,約有四分之一的減肥者會發生膽結石。

晚餐吃得過晚

人的排鈣高峰期通常在進餐後4~5小時,如果晚餐過晚,當排鈣高峰期到來時,人已上床入睡,尿液便瀦留在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致使尿中的鈣不斷增加,容易沉積下來形成小晶體,久而久之,逐漸擴大形成結石。

做好這幾件事,遠離煩人的「石頭」

改變生活和飲食習慣,能有效預防泌尿結石。

多喝水

每天飲用7~8杯水(1.5~1.7升),保持每日尿量在2升以上,尿液肉眼無色或呈淡黃色;餐後2~3 小時飲水,一般一次飲300~500毫升。

對於尿石症患者,除白天飲水外,睡前、睡眠中起床排尿後也需飲水。

不要憋尿、及時如廁

避免憋尿是防止尿路感染和尿路結石發生的方法之一。

調整飲食

飲食上增加蔬菜、水果、粗糧的攝入,不暴飲暴食,不吃太多動物內臟和海鮮。

圖片源自站酷海洛

對結石患者來說,除了常吃柑桔類水果,以增加尿中枸櫞酸(結石抑制因子)的含量外,不同類型的患者各有飲食限制。

另外,適當增加運動,有利於預防泌尿系統結石。

如果出現突發的腎區劇烈疼痛和血尿,排尿疼痛、尿頻、尿急、發熱、寒顫等情況,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不要拖延,查明原因、對症治療!

部分內容綜合整理自@我蘇特稿、科普中國、生命時報、健康時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