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中醫科

醫學科普中心 劉燕/崔彥 編輯


中醫藥是我國臨床醫學的一塊瑰寶,目前國家也給予中醫藥前所未有的扶持,守正創新是我們這一代中醫人努力的方向。

腫瘤作為目前致死率最高的一類病種,是當前中醫研究的熱點之一,中醫藥在腫瘤治療上有其獨特的優勢。

我們從中醫整體觀角度來分析一下具體情況。形成實性的惡性腫瘤都並非一朝一夕,有形之邪謂之陰,無形之邪謂之陽。陰寒之邪的形成,是因為機體臟腑功能減弱,導致氣血水火的代謝失常,從而形成有形之邪的積聚。中醫藥治療以培本扶正為根本,輔以散結抗瘤。對於改善機體整體環境有理論依據,也有實踐指引。

手術的根治,一部分患者從細胞學層面來講,病理切緣很乾淨,也沒有淋巴結轉移,但是從更微觀層面來看通過現有技術手段是無法確定的。雖然現在有一些基因表達能幫助我們判斷疾病預後,但是鑑於人體基因數據的龐大,現階段應用在臨床的只是冰山一角。還有一部分患者是術後不令人滿意的,那麼就需要後續的放化療來殺死殘存的癌細胞。

目前國家的醫療保障越來越好,人們希望活得久,也嚮往活得好。與其在術後或放療後被動等待,不如在後續予以中醫藥的維持治療,有的放矢達到疾病防變目標。

早在清末的唐容川、張錫純這些中醫大家尚知要中醫匯通。作為現當代醫療環境成長起來的中醫,我們不會說:不需要手術放化療,中醫可以治癒腫瘤,這是對患者的不負責任。現代醫學的腳步是誰都無法阻擋的,但是人體作為一個整體,術後及放化療後的中醫治療不可輕視,更不容忽視。

(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