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
慢性腎炎是常見的腎臟疾病,其病情複雜多變,臨床多見本虛標實證。名醫趙紀生教授尤擅治腎病,他常從活血化瘀法入手治療慢性腎炎,他認為,辨治要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01辨證大法
趙老師在治療慢性腎炎時配合應用活血化瘀法,是其治療慢性腎炎時常用的治法之一。他強調,在運用活血化瘀法治療慢性腎炎時要以辨證為前提。由於慢性腎炎屬本虛標實證,患者臨床表現不一,沒有單一的實證,也沒有單一的虛證,證候覆雜,所以只有準確辨證,才能更好地施治。在運用活血化瘀法治療慢性腎炎時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辨證論治。
★1.辨外感內傷
外感是指感受外邪,包括風寒濕熱毒邪,尤以風熱毒為主。風邪傷肺,肺氣不得宣降,滯澀成瘀;寒邪侵襲,血失溫煦則凝澀成瘀;濕性黏滯,阻礙血行而成瘀。熱毒致瘀主要有三方面,其一是熱與血結,搏結氣機,氣滯血澀而成瘀;其二津液為火灼竭,則血行瘀滯;其三熱傷血絡,或血溢陰絡為瘀。
內傷主要是指肺、脾、腎三髒功能失調而致瘀,肺氣不利則血行艱澀而成瘀;脾虛則內生水濕,濕阻脈道而成瘀;氣虛則無力運行而成瘀;腎虛則陽虛血失溫煦而成瘀,或陰虛血熱而瘀滯。
★2.辨標本虛實
慢性腎炎是一種本虛標實證,在疾病發展過程中,可以是因虛致瘀,也可以是因實致瘀。本虛是以肺、脾、腎虧虛為主,標實主要是瘀血和濕濁。臨床往往是虛實夾雜,而不是表現為單一的虛證或實證。
肺虛則表現為易感外邪、乏力、精神不振等;脾虛則表現為納呆、腹脹、面色萎黃、便溏等;腎虛則表現為腰膝酸軟、乏力、畏寒或潮熱盜汗、四肢不溫等。瘀血和濕濁往往夾雜在一起,互為因果,主要以水濕致瘀、濕熱致瘀和熱毒致瘀為主。
所以,治療上要補虛瀉實,補虛以補益肺脾腎為主;瀉實則是圍繞瘀血和濕濁來開展,以活血為主,佐以化濕利水、清熱利濕、清熱解毒。
02治法方藥
★1.祛風清熱,活血化瘀
此法主要是針對因外感風熱夾有瘀血的慢性腎炎患者,症見咽喉腫痛,口乾喜飲,舌紅、苔黃,脈浮。藥用金銀花、蒲公英、玄參、麥冬、桔梗、益母草、丹參、青果。
★2.清熱利濕,活血化瘀
此法主要是針對濕熱內停夾有瘀血的慢性腎炎患者,症見咽喉腫痛,面目或肢體浮腫,口乾口苦,脘悶納呆,腰痛固定或刺痛,肢體麻木,小便黃短灼熱,面色黧黑,舌暗或有瘀點瘀斑,苔黃膩,脈細澀。藥用白花蛇舌草、鬼箭羽、豬苓、茯苓、山慈姑、半枝蓮、玉米須、蒼朮、桃仁、紅花。
★3.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此法主要是針對熱毒內蘊夾有瘀血的慢性腎炎患者,症見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皮膚潰爛,生瘡生癤,小便短澀刺痛,大便乾結,舌紅,苔燥,脈滑數。藥用牡丹皮、赤芍、益母草、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金銀花。
★4.益氣溫陽,活血化瘀
此法用於氣虛陽虛夾有瘀血的慢性腎炎患者,症見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腹脹便溏,少氣懶言,舌暗淡有齒痕,脈細澀。藥用黨參、黃芪、紅花、桃仁、杜仲、菟絲子、當歸、山藥、巴戟天、淫羊藿。
★5.養陰清熱,活血化瘀
此法用於陰虛內熱夾有瘀血的慢性腎炎患者,症見心煩失眠,潮熱盜汗,口乾不欲飲,消瘦,舌暗紅,少苔,脈細數。藥用生地黃、當歸、沙參、地骨皮、麥冬、牡丹皮、紅花、桃仁。
臨證好書
趙老師從事中醫臨床工作40餘載,涉獵內外婦兒,尤精專於中醫腎病。其學貫中西,循古拓今,通曉經典,精於辨證,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逐漸形成了鮮明的學術思想。學習趙老師的學術思想,看這裡——
本書系對趙紀生教授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的整理與總結,內容包括醫案醫話、典型醫案和學術論文。其中醫論醫話是趙教授多年醫道求真的心得體會,其醫論理論聯繫實際,不尚空談;其醫案思路清晰,辨證精確,資料完整,可資借鑑。
❖本文僅作知識分享,不構成對任何藥物或治療的推薦和推廣,不能代替專業醫生的醫療建議。如有診療需要,請諮詢和聯繫正規醫療機構。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趙紀生醫論醫案集》(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趙紀生名醫工作室編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推薦發表,封面及文中圖片來源於攝圖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