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劉,師傅準備好了,咱們出發。」周六上午九點,迎澤區中醫醫院褥瘡科值班室內,醫生龐春芳一聲招呼,23歲的劉麗瑩提起藥箱和便攜袋,坐上車直奔今天第一個目的地。

褥瘡患者多為失能老人,或者受過嚴重外傷的病人,因為治療周期長,護理要求高,許多患者往往不方便長期住院。多年來,迎澤區中醫醫院褥瘡科堅持常年出診、主動開展中醫藥特色上門醫療服務,出診累計10萬餘人次。「我們幾個小組輪換出診,除了過年,基本全年無休。」龐春芳介紹,「今天,我們要為11名患者上門服務。」

十分鐘後,龐春芳來到太原市第八人民醫院的病房,患者的兒子王先生早已等候多時。龐春芳與王先生一起把患者輕輕翻轉側身,認真仔細觀察患者傷口後,向王先生介紹了病情。經過簡單處理,龐春芳在患者身體下墊上幾層紙巾,用碘伏給傷口周圍消毒,接過劉麗瑩遞過的藥膏,仔細貼上,又加貼幾層紗布,換藥就完成了。

「龐醫生,用藥後能癒合嗎?我計劃給我母親買個護理床,便於她翻身。」聽到王先生的問題,龐春芳解釋:「這藥膏有生肌癒合的效果,看您母親的病情,大概還得三個月的療程,平時不能掉以輕心。我們後天還會再來換藥,咱們加上微信,有事隨時溝通。」

不同於西醫的清創引流,迎澤區中醫醫院注重中醫療法。龐春芳給患者使用的藥膏,來源於科室主任趙文斌醫生。趙文斌家五代行醫,傳承下來的「麝香拔毒膏」被認定為太原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藥膏的製作、使用,都遵循傳統的中醫理念。「我大學讀的是西醫專業,最開始,還不太服氣父輩的中醫療法。後來自己做培養菌試驗,發現中醫一樣能達到效果,而且有時候更適合病人。」趙文斌說,許多褥瘡病人是在家接受護理,由於設備限制,用中醫藥膏反而更方便,而且價格也更低廉。

趙文斌把藥膏的製作原理和「掛線」等用藥方法教授給更多人,每年為全區70餘家基層醫療機構100餘名醫務人員開展中醫藥業務知識培訓,為提升全區基層衛生機構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和中醫藥服務能力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今年6月,太原市印發《建設中醫藥強市實施方案》,提出實施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專項行動,開展全市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培養項目,聘請全國和省、市名老中醫專家擔任指導老師,到2025年至少培養300名優秀中青年骨幹人才。

趙文斌、龐春芳將成為太原市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培養項目第二期學員,脫產學習一個月,與來自全國各地的中醫名家交流,不斷提升中醫藥業務水平。「通過傳幫帶、外出學習等方式,以後我們的人才隊伍水平將會越來越高。」迎澤區中醫醫院副院長郝志飛說。迎澤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