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我國慢性腎病病例達到1.32億,大約10個人中就有1名腎病患者。慢性腎病的原因相當複雜,不僅跟遺傳有關,也跟生活習慣、接觸有害物質、生活環境等相關。慢性腎病患者除了科學治療外,還需調整好生活,尤其是在飲食方面更不能馬虎。

慢性腎病患者該如何飲食?

1、清淡飲食

不少人偏愛於重口味食物,比如醃製、油炸和燒烤食物、海鮮和糕點等,雖然能刺激食慾,但卻會增加多個臟器負擔,尤其是胃腸道、肝臟和血管以及腎臟等。重口味飲食可增加患病風險,包括高尿酸血症或痛風、糖尿病或高血糖、肥胖以及高血壓等,這些是誘發腎臟疾病的高危因素,比如高血壓腎損害、痛風性或尿酸性腎病、糖尿病腎病、跟肥胖有關的腎小球病。因此應注意清淡、四低飲食,即低嘌呤、低鹽和低糖、低油,這樣能保護腎臟,避免病情惡化。

2、遠離高蛋白質食物

高蛋白質食物可增加腎臟承受的負荷,誘發或加重慢性腎病。如果慢性腎病在1~2期,那麼可以採取正常的蛋白質飲食結構;若慢性腎病達到3期及以上,腎小球濾過率每分鐘小於30毫升,那麼應採取低蛋白質飲食結構。首選優質蛋白質比如瘦肉、蛋類、奶類以及豆類等,吸收利用率較高,產生的代謝廢物少。

3、葷素合理搭配

大家都知道身體離不開三大營養,即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同時也離不開微量元素、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平時應做到飲食多樣化,每種營養均衡攝入,糾正挑食和偏食的壞習慣,葷食和素食搭配著吃。不能純素食或純肉食、嚴格忌口,這樣會造成肥胖或營養不良,嚴重時可誘發糖尿病或貧血,加重對腎臟帶來的損傷。

4、適當喝水

腎臟怎能缺少水,多喝水能減輕腎臟負荷,但需了解喝哪種水、喝水的量。根據患者的出汗量、活動情況來制定喝水量,最好的飲品是白開水,每天的喝水量達到1500毫升以上,每隔一小時喝100~200毫升即可。不能喝飲料,包括奶茶、果汁和碳酸飲料等,其中含有太多防腐劑或添加劑,可增加腎臟負荷。

5、根據情況來制定鉀攝入量

大多數食物中含有鉀,到底是增加鉀還是減少鉀攝入量,還需根據患者的情況而定,若出現高鉀血症,那麼應遠離高鉀食物,以免讓病情加重,甚至會導致心臟驟停;如果出現低鉀血症,那麼應適當吃高鉀的食物,比如冬棗、香蕉和菌菇類等。

溫馨提示

慢性腎病患者還需注意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能不吃早餐或推遲吃飯時間,以免傷害腎臟和胃部。另外,慢性腎病患者應提供足夠的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這樣能減少蛋白質分解,充分利用低蛋白質飲食中的氮,合理補充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鐵等,同時應注意飲食衛生。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