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粉,包括有的民間中醫經常攻擊中醫要行醫資格證,說古代中醫是不需要的。老問:扁鵲、華佗、張仲景、李時珍他們有資格證嗎?這就是沒有讀書太少,或睜著眼睛說瞎話!

當然,古代古代沒有行醫資格證這種稱呼,但行醫確實要接受朝廷官府的管理、考核,也就是說古代醫生也是要有資格的。

中國最早記載醫生考核制度的是《周禮》。《周禮·天官》記載:醫師,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食醫,中士二人。疾醫,中士八人。瘍醫,下士八人。獸醫,下士四人。由此可見,周朝醫學分為四科,即:食、疾、瘍、獸,相應的有食醫、疾醫、瘍醫、獸醫。對朝廷醫生配置是有要求的。

周朝在此時期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醫療考核制度和考核標準。《周禮·天官冢宰》中記載: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共醫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瘍者,造焉,則使醫分而治之。歲終,則稽其醫事,以制其食。十全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為下。由此可見,那個時候的及格標準和我們現在的一樣,達到百分之六十,60及格,即為「下等」。

唐代由政府設立的太醫署,代表著當時醫療行政和醫學教育的最高機構,設立醫科、針科、按摩科、咒禁科。針對臨床醫療又分為體療(內科)、少小(兒科)、瘡腫(外科)、耳目口齒(五官口腔科)、角法(外治法)。

宋代政府設立了翰林醫官院,醫學分為九科:大方脈(內科)、風科、小方脈(小兒科)、瘡腫兼折瘍、眼科、產科、口齒兼咽喉科、針灸科、金鏃兼書禁科。

明朝,朱元璋定製度職業世襲,當時的人按職業可大致劃分為:民戶、軍戶、匠戶。其中民戶就包括了醫戶。不是這個職業的要跨界,處罰是很嚴重的。

沒有這些資格的,在城市待不下去的,當個遊方郎中,在鄉間遊走。

由此可以看出,以前當醫生是要求資格的,要不是出身,要不考核,只不過沒有現在這個證。不是和某音、某某某條裡面一樣,出來一位老大爺,自己說祖傳多少輩中醫,是哪朝代的御醫,治好了多少病就可以的,要找官方檔案核實的。

扁鵲、華佗、張仲景、李時珍他們有資格證嗎?

扁鵲,原名秦越人,扁鵲是對醫術高明的人的尊稱。各位就琢磨,史料記載扁鵲可以見到當時的大夫卿相,還可以上朝見齊桓侯,這是一個庶民乾的出來的嗎?還有,據記載扁鵲是被秦國太醫令李醯派人暗殺。太醫令是官職,不是民間無品無人管的。

華佗,據《後漢書.華佗傳》記載,「太祖聞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頭風,每發,心亂目眩。佗針鬲,隨手而差」,幫曹操看病好多次了,應該是醫官。但華佗本身是士人,醫官身份太低下,不願意幹了。曹擦喊了幾次回來,最終處死了華佗。有的網友說了,你這是猜的。啊!確實有猜的成分。但漢代是有醫官的,著名的黃帝內經考古比較主流的說法是成書與兩漢,是皇帝的醫官們整理而成。西漢司馬遷在《史記·倉公列傳》中,記述了西漢初年名醫淳于意在接受老師公乘陽慶傳授給他的十種醫書中,竟沒有《黃帝內經》,這也足以說明《黃帝內經》不可能成書於西漢之前。

李時珍,是職業世襲。其祖父是草藥醫生,父親李言聞是當時名醫,曾任太醫院例目。當時民間醫生地位低下,生活艱苦,其父不願李時珍再學醫藥。李時珍14歲時隨父到黃州府應試,中秀才而歸,後三次赴武昌應試,均不第,故決心棄儒學醫。李時珍先是王府的醫官,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年),因治好了富順王朱厚焜兒子的病而醫名大顯,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襝聘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李時珍又被推薦到太醫院工作。授「太醫院判「職務。三年後,又被推薦上京任太醫院判。任職一年,便辭職回鄉。

張仲景要特殊一點,《三國志》沒有記載。但看其他解釋,張仲景是名士,還當過太守,他行醫估計沒人要求考核。

看看,以上幾位要是名醫可都是有官方認定的,通過當時資格考核的,如果要是當時有行醫資格證,你說他們有沒有?

當然有!

希望看完這篇文章,不要再說古代中醫沒有行醫資格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