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二路197號,瑞金醫院急診大廳外停滿了救護車,藍色的警報一直閃爍不停。原來的急診搶救室家屬等候區被改造成了搶救大廳,成為急診搶救室的前沿陣地。
等候在瑞金醫院急診搶救室外的救護車和患者。
搶救大廳外護士周逸超和車熠軒在評估患者的病情。
車熠軒將危重病人的信息登記下來,並將病人快速分流至搶救室。
在臨時改造出的急症大廳,護士周逸超還要照顧這個臨時病區的患者。
「呼吸困難有嗎?氧飽和是多少?......」護士周逸超站在門前,面對的是一群剛從救護車上推下來的病人。她一邊測量體溫、氧飽和度,一邊詢問病史,還要抽空回答家屬的提問。一旁的車熠軒按照操作流程記錄著病人的信息。他們承擔著急診搶救室病人的初篩工作,對救護車送來的患者進行病情評估。
「我們要快速判斷病人的病情是否危重,對病人進行分流,一級、兩級的危重病人送搶救室救治,情況稍好的三級、四級患者分流到急診去。」周逸超原本是麻醉科護士,因為最近急診的患者翻了三倍,她被抽調過來支援。
一名急救護士推開了搶救室的大門。
120急救員將一名老年危重病人送進搶救室,等待進一步救治。
搶救室的護士在調試一台血透機,一名患有尿毒症的老人感染了新冠,對他的搶救難上加難。
與搶救大廳一門之隔是急診搶救室。大門推開,一陣陣急促的儀器滴滴答噠聲響衝擊入耳。原本就不寬闊的搶救室里病床連著病床,儀器挨著儀器。上海新冠感染高峰讓急診室變成了「風暴眼」,原本設計只有20張搶救床位的搶救室,一度加床至60張。病床上戴著呼吸機的大多是老年患者,患有腦梗、心梗、腦出血等基礎疾病,又感染了新冠,危重症比例大幅上升。「病人氧飽和跌了,呼吸困難,意識不清了......」搶救室里險象叢生,急診醫生和護士忙得不可開交。
上了呼吸機的患者。
醫護人員實時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徵。
一名護士蹲在地上搶救一名危重症老人,情況危急,來不及安排床位。
生死交替。
失去親人的家屬悲痛欲絕。
紀師傅在更換搶救室氧氣瓶,每天要他更換大概50多個氧氣瓶。
一位護工阿姨在給老人餵流食。
「我在這裡工作19年了,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景象,救護車每天來100多輛,達到了有史以來最高峰,我們的工量也超過了日常的3倍。」瑞金醫院急診搶救室護士長許敬華告訴記者。面對就診高峰,搶救室也進行了擴容,增加設備和人員。醫生從原來的10位增加到20位,急救護士從36位增加到42位,還有7位護工幫忙。在極端情況下,一線醫護人員承擔著巨大的壓力和責任。
「希望市民在選擇救護車的時候多一些理智,能夠聽從院前救護車的專業指導意見,按照分級診療的標準來做,這樣三甲醫院的急診壓力會小很多。」許敬華說,若大家蜂擁而至,在有限的醫療資源下,患者和醫護都會變得很被動。「大家都覺得我們收治得太慢,其實並不慢了,病人的數量太多,我們已經是滿負荷運作」。
急救醫生和護士一起監測一位剛收治的病人的病情。
一位護士為患者打針。
護士站張貼的「搶救病人一覽表」記錄者搶救病人的信息。
搶救室留下藥物外包裝。
急救醫生向病危患者家屬說明病情。
家屬的焦慮也給了醫護人員額外的壓力。「家屬的心態我們很能理解,因為家屬眼裡只有一個病人,往往會『放大』病人的病情。而我們要面對一群病人,還要花很多時間去跟家屬解釋病情。」許敬華說,在搶救室,醫護人員會根據病人的情況來判斷,哪些病人要優先救治,哪些病人可以稍微緩一緩。「我們要確保急救資源給特別危重的患者,這是急診搶救室最核心的功能。」
在搶救室的一角,73歲的邱老先生一直陪在呼吸衰竭的老伴施阿姨身邊。他是當天凌晨跟隨120救護車把老伴送到搶救室的,經過醫護人員的急救處置,施阿姨的生命體徵逐漸平穩。當天下午三點,負責搶救室病人分流工作的醫院醫務一處副處長、主任醫師楊之濤通知邱老先生到護士台辦理手續,施阿姨可以分流到醫院呼吸科病房接受進一步治療。
邱老先生在搶救室陪同著老伴施阿姨,醫護人員在為老伴分流在呼吸科病房做準備。
經過醫護人員的努力,施阿姨的氧飽和度從進來的90多回升到了100。
一名患者在CT室查驗肺部感染情況。
楊之濤(右)和搶救室護士長許敬華(左)在討論人員分流方案。
「搶救室要做到快進快出,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分流。「楊之濤說,他和主治醫生、搶救室護士長組成專班,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專門處理病人分流問題。「比如,新冠重症、危重症病人往新冠病房、亞重症病房和ICU分流,而由於新冠導致基礎疾病的重症病人就需要分流到各個專科,確保搶救室一直是流動的,這樣才能『消化』救護車送過來的患者。」
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在急診間和一名醫生會診患者病情。
瑞金醫院急診的輸液室患者很多。
急診就診人數暴增時,不少患者只能臨時在大廳內等候。
一名護士在搶救室為病人輸液。
護工和護士將一名搶救室的病人分流到新冠病房。
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介紹,目前,瑞金醫院總院日均接待救護車100多輛,搶救室日均接收危重症患者60餘人,急診輸液量達到了五六百人次,累積到現在為止已經收治新冠病人1500多位,目前在院新冠患者700多位。相較於往常800人次的總急診量,當前急診量已翻倍。
陳爾真在重症監護室查房。
重症監護病房。
凌晨時分的瑞金搶救室外。
陳爾真說:「近期,越來越多的患者開始選擇科學就醫,症狀比較輕的,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不僅把重症救治資源留給了真正需要的患者,還給了我們喘息的機會,我們有能力和信心,戰勝每一例重症。」
欄目主編:張春海 文字編輯:蔣迪雯
上觀新聞 賴鑫琳 攝影報導
來源:作者:賴鑫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