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這裡有人倒下了!」
春節前的一個深夜,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南院區急診分診台響起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原來是醫院門口的保安焦急求助。因距離不遠,急診值班醫護趕緊推著身邊空餘的車床沖了出去!
「女士!女士!能聽到嗎?」倒在醫院門口的,是原本陪孫女來看病的59歲姚阿姨,被抬上車床送進急診時,已經意識喪失,心臟驟停。
經醫護人員全力救治,姚阿姨被從「鬼門關」拉了回來。後續檢查發現,她患有心血管疾病,且新冠病毒檢測為陽性。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血管內科張玉玲教授提醒,心血管系統疾病患者要警惕新冠病毒損傷心臟所帶來的心臟性猝死的風險!
陪發燒孫女就診,自己卻先倒下,生命垂危
姚阿姨的孫女發燒了,她陪孫女來就醫,沒想到自個兒卻先在醫院門口倒下了。意識喪失、大動脈波動消失、沒有自主呼吸,生命體徵微弱......醫護人員當即給予持續胸外按壓。
時間就是生命!看著心電監護上心室顫動的提示,急診科李莉副主任、蘇子焯主治醫生等醫護人員一邊繼續進行胸外按壓,一邊給予電除顫以及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等搶救措施。
5分鐘後,姚阿姨恢復了心跳和自主呼吸。
但搶救還未結束。雖然她的心率暫時恢復正常,但隨時可能出現再次心室顫動、室速等惡性心律失常。急診科立即聯繫心血管內科進行聯動救治。
凌晨兩點,姚阿姨順利轉入心血管內科重症監護室。
心臟猝死平均救治存活率低,她成為幸運的1%
姚阿姨不僅新冠核酸咽拭子結果為陽性,還診斷為「心臟性猝死、心臟呼吸驟停復甦術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心房顫動、高血壓、肝功能不全」,並且還有多年高血壓、心房顫動病史,病情非常複雜且兇險。
針對姚阿姨的病情,為了更好地救治她,心血管內科的張玉玲教授與張殷殷副教授為其定製了包括抗感染、腦保護、營養支持、糾正心律失常、抗心衰、抗凝、增強免疫力、維持水電解質紊亂的呼吸循環支持基礎上的綜合治療方案。
數據顯示,中國心臟性猝死每年約54.4萬人,而平均救治存活率小於1%。在逸仙心內科醫護團隊的精心救護下,姚女士成為了幸運的1%,僅2天時間她就脫離危險,可進行自主呼吸,神志也逐漸恢復正常。8天後各項檢查指標就已基本恢復正常,病情穩定,順利出院。
出院2周後,姚阿姨已基本恢復到新冠感染前的生活狀態,可從事日常體力活動,並可以自己在家照顧小孩了。
注意!心血管疾病患者「陽過」≠「陽康」
近來,新冠病毒感染呈高發態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張玉玲教授介紹,心內科CCU重症監護團隊近期收治了多例重症/危重症新冠感染合併心肌炎、心臟驟停、心律失常、心室顫動的患者。
她提醒,新冠合併多種心血管系統疾病,往往會增加心肌損傷的發病率和發展為危重症患者的可能,心臟性猝死的風險也大大增加!
心血管基礎病患者在疫情新形勢下,該如何預防心臟性猝死呢?張教授給出以下建議:
對於未感染新冠的心血管疾病患者:
做好個人防護。勤洗手,多通風,適量運動,補充新鮮瓜果蔬菜,避免進入人群密集場所,戴好口罩,並建議接種新冠病毒疫苗。長期規律服用心血管疾病預防或治療藥物,不可隨意停藥。
對於已感染新冠的心血管疾病患者: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平和心態,戒菸限酒,清淡飲食,多休息。
2. 堅持規律服藥。在新冠感染的同時,要注意原有心血管疾病的治療,堅持規律服藥。如果打算服用抗新冠病毒藥物,需要跟醫生充分溝通,部分心血管藥物需要減量或者停藥。
3. 目前臨床上多數新冠感染患者出現發熱、咳嗽、氣促等不適,如果發熱超過3天,劇烈咳嗽持續不緩解,血氧指甲儀測血氧指標低於93%,要警惕合併新冠肺炎,並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4. 注意辨別心臟疾病早期症狀,提前預防。注意監測血壓、指尖血氧、心率、血糖變化。近期若出現胸悶、胸痛、心慌、心動過緩、過度疲乏、眼前發黑及肢體麻木等症狀或頻繁出現時,請立即就診,避免病情進一步加重。
對於新冠感染後的心血管疾病患者:
繼續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規律服用心血管疾病方面藥物,要注意自己病情變化,如果原有症狀頻繁出現或程度加重,或出現新的症狀時,應及時就診。
(編輯:美雲 通訊員:沈麗娜、劉文琴、張玉玲、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