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以學科建設為抓手,積極推進「青年英才」培養工程,著力打造臨床學科專業品牌特色,結合疾病譜變化和患者就診需求,精耕亞專業細化細分,在推進醫院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進程中,竭誠為廣大患者提供精準、高效的診療服務。

記者 秦聰聰 通訊員 毛瑞鋒

分子影像技術憑藉其精準定量、定位分析及功能成像優勢,賦能臨床更精準地定位病灶邊界、發現微小病灶,讓手術更微創更精準,成為當前臨床精準診療的「加速器」。

5月18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以下簡稱「山一大一附院」)核醫學科(分子影像中心)煥新升級,出現在大眾視野。站在專業領域前沿,該中心配置了PET/MR、PET/CT、SPECT/CT在內的高端分子影像檢查設備和高端醫用回旋加速器,以更加精準的臨床診斷為臨床救治護航。

全身動態PET/CT

一個床位掃描全身,超快速動態成像

影像是重要的診斷依據。臨床中,疾病確診前,患者多數需要影像學檢查。近年來,隨著醫學影像技術的進步,PET/CT在臨床檢查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山一大一附院核醫學科(分子影像中心)主任程召平介紹,PET/CT是將PET(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和CT(電子計算機X射線斷層掃描技術)兩種設備整合設計出來的一種醫學檢測儀器,由PET提供病灶詳盡的功能與代謝等分子信息,而CT提供病灶的精確解剖定位,一次顯像可獲得全身各方位的斷層圖像,準確顯示出人體各器官的生理代謝情況和解剖結構,它兼具了CT和PET各自的優勢,對疾病同時做到定位診斷和定性診斷,並解決了CT和PET的各自不足。

早在2020年5月,山一大一附院就引進了全球第三台全身動態PET/CT(uEXPLORER探索者)。

與傳統PET/CT相比,這台PET/CT就是相當於8台普通PET-CT同時工作,實現了超越傳統設備的40倍靈敏度提升、1/40極低劑量掃描和15秒全身快速成像,首次實現了一個床位完成從頭到腳的全身掃描,解決了傳統PET-CT常規掃描不能覆蓋全身而導致部分病灶漏診的問題,也提升了患者檢查的舒適度,尤其是對於兒童或者不能耐受長時間檢查的患者。因帕金森、關節炎和癌症疼痛等無法保持長時間身體靜止的患者,均可以順利完成PET掃描。

「以更快的掃描速度、更低輻射劑量獲取更微小病變的早期精準診斷,它徹底改變了影像成像方式,為分子影像界提供了超高性能的臨床應用平台及強大的前沿研究工具,在癌症微轉移研究、免疫治療、新藥研發以及人體機能探索等領域開啟無限可能。」程召平介紹,截至目前,該PET/CT已完成5000餘例患者的檢查,在腫瘤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及部分非腫瘤性病變如不明原因發熱、感染、免疫等的診斷中,發揮著獨特優勢。

一體化PET/MR

時空一體,精準捕捉微小病變

「分子影像作為一門快速發展的新興學科,在當今精準診療醫學,特別是腫瘤、神經、心血管領域中具有越來越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程召平表示,為進一步提升疑難危重疾病的精準診療能力,醫院對分子影像中心新址進行了更多科學、規範、合理的設計,進一步優化檢查流程,提高檢查效率,提升患者就診體驗,同時,還引入了分子成像領域「時空一體」超清TOF PET/MR——聯影PET/MR(uPMR 790)。

程召平介紹,PET/MR是一種融合了正電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PET)和磁共振(MR)成像的先進顯像設備。它相當於是PET和MR的結合,只需要做一次掃描,就能同時完成PET和磁共振的檢查。

PET與MR融合成像,革命性實現生理信號、PET與MRI的原始數據流三者完美融合,突破成像速度束縛及跨模態融合精度限制,達到亞毫秒級時間同步和毫米級空間融合。它具有磁共振成像多參數、多序列、高軟組織分辨力且無電離輻射的優勢,同時又具有PET成像提供人體生理代謝信息的探測靈敏性與分子靶向性,並且做到時空同步,獲得時間、空間上的精確一致,即可實現「1+1>2」。

「PET/MR的優勢在於從分子到宏觀水平的多參數成像。」程召平指出,一體化PET/MR將進一步提高早期、微小病變的檢出能力,尤其是對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癲癇等神經功能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肝膽、胰腺、前列腺、子宮、乳腺等常見部位腫瘤的臨床診斷。同時,也為臨床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全身無創、超低輻射PET/MR腫瘤篩查方法。

新環境、新設備,新起點、新征程。作為山東省核醫學質控中心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山一大一附院核醫學科(分子影像中心)將進一步提升精準診斷水平,致力打造全國一流的分子影像中心,讓更多患者享受到速度更快、質量更高的優質醫學影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