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系6家三甲醫院門診部主任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運用數位技術不斷暢通和優化患者就診流程,改進門診服務和管理,推動醫院門診高質量、智慧化發展。8月18日,第十九屆上海書展現場,復旦大學出版社舉辦《數位化時代的智慧門診:門診管理與服務新理念、新實踐》新書分享會,邀請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腫瘤醫院、眼耳鼻喉科醫院、華山醫院、婦產科醫院和兒科醫院的門診部門負責人作交流分享。

「我們各家醫院已經提供了許多數位化、信息化的便捷服務,希望更多患者能夠利用好這些服務,這也是我們寫作這本書的最大動力。」本書主編之一、原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門診部主任崔彩梅表示,希望通過本書的就診流程科普,為更多患者帶來便利的同時增進醫患溝通,增進和諧醫患關係。「這本書在我們同道中也引起了反響,也希望客觀上能為他們提供有益的借鑑。」

「門診管理者,既要做好管理,又要做好服務,要去權衡二者之間的關係。」本書主編之一、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門診辦公室主任董楓指出,門診管理要在強調安全和質量的基礎上,提升效率和患者的滿意度。「腫瘤醫院門診量在過去的十幾年裡,翻了十倍以上,這就要求我們『螺獅殼裡做道場』,在有限的空間裡,通過有效制度和管理,挖掘自身潛力,不斷提高門診的服務效能。」

現場交流中,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門急診辦公室主任兼網際網路醫院辦公室主任謝詩蓉以驗光檢查為例,介紹了該院網際網路醫院在優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內容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成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門診部主任邱智淵闡述了該院通過梳理醫療環節,將付費、預約等非核心醫療環節移至線上,利用信息化減少排隊等候時間。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門診部主任黃健表示,很多醫院通過付費提前、預問診提前等措施,緩解「掛號付費時間長、候診時間長、檢查預約時間長、看診時間短」的「三長一短」問題,未來技術的不斷發展也將為優化醫療服務帶來更多可能。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門急診管理辦公室主任沈國妹則介紹該院在智能問診、智能預問診、智能導診方面的實踐,通過精細化分類230種專病門診,便於患者能夠更精準地去預約相關科室和專家。

門診是患者就診行為的第一步,是大多數患者看病的主要入口,也是一家醫院最重要的窗口和形象展示。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在本書序言中指出,這本書既是對當下智慧門診建設成果的階段性總結,可以對全國同道提供有益借鑑,對就診患者也是很好的科普推廣和就診指導,同時書中所展現的門診管理與服務的宗旨、原則、思想,以及思維方式,契合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要求和方向,值得學習、借鑑和探究。

據悉,本書分為上下兩個篇章,上篇面向醫院門診管理者,詳細介紹智慧門診建設的實踐與探索,內容涉及智能導診、預約就診、便捷支付、預問診、叫號分診、醫技檢查、電子病歷、電子處方、健康教育、網際網路醫院等門診管理與服務的方方面面,並通過實際案例的分析,讓讀者更好地了解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以及其帶來的益處,可以對全國同道提供有益借鑑。

下篇聚焦於患者就醫遇到的難點和痛點,通過經典50問全面詳盡為讀者答疑解惑,可作為一本市民便捷就醫指南。諸如「普通民眾怎麼才能知道自己的疾病該掛什麼專科」「如何在自己合適的時間約到目標專家」「患者按照預約時間來了,為什麼不能直接看,還要等待」等問題,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專業解答。

記者:王佳燕

編輯:葉芳芳

校對:耿潔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