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健康男子偶然查出食道早癌——人到中年,請不要假裝健康
原創 胃腸病科普 2019-07-17 11:06:16
40歲,是健康的關鍵節點
40歲是健康的分水嶺
人到40,是人生的黃金季節,收獲的季節,也是責任和負擔更重的季節,而我們的健康狀況,此時卻處在逐漸衰落的關鍵節點~
有些人,年輕時候胡吃海喝,不注意健康養生,現在盡管看起來很健康,各種疾病還未見端倪;
但是由於前幾十年的透支累積,疾病苗頭其實已經暗流運動,對我們的健康虎視眈眈。
尤其是那些凶險異常的疾病,在較早期,往往比較隱蔽,沒有症狀或者症狀很輕微,輕微到足矣讓人忽視。
食道癌就是如此~~
在早期,你如果不主動去發現它,它就會悄悄地、一點點地吞噬你的生命,當出現嚴重症狀時候,往往已是回天乏術了。
今天所講的這個病例,是一個非常幸運的40歲男士,無意間的一次胃鏡,終止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因胃痛就診,查出食道早癌
今年剛好40歲的許先生是一個小有成就的個體老闆。因為生意上的來往較多,經常陪客戶喝酒打牌。不僅如此,抽煙,功夫茶也是他的最愛。
不過,他年輕時候當過兵,身體素質很好,幾十年來,幾乎沒進過醫院。
半月前,他和幾個朋友喝了大半夜酒,第二天,感覺燒心、飽脹、噯氣,胸骨後還隱隱作痛。
自己買了點藥,效果不是很好,於是就來到了消化內科看看。
消化內科的賈主任和他是熟人,問了情況以後,感覺也不是大毛病,但考慮到已經40歲了,從來沒做過胃鏡檢查,建議他不如做個胃鏡後,再開藥。
許先生勉強同意了。
也幸虧這次的決定,讓他倖免了人生的一大不幸!
於是,第二天,行胃鏡檢查:
剛進食管,普通白光下不容易發現病變在何處。
白光下觀察沒見明顯異常
轉換到NBI模式下,可以看到與正常粘膜不一樣的較清晰的病變的邊界。
NBI模式觀察
多點取活檢後送檢病檢,顯示是:高級別上皮內瘤變,也就是早癌!
這個完全可以在內鏡下完整切除。
於是,專家組評估後,確定擇機行內鏡下粘膜切除(ESD)治療,由賈玉洋主任親自操作:
以下是手術過程:
治療之前進一步做放大內鏡看食管病變粘膜
可以看到明顯的食管IPCL的改變
做內鏡下粘膜切除(ESD)之前再次碘染色確定病變的邊界
電刀切除時先標記出需要切除的邊界
完整的切下病變的食管粘膜
術後標本(為不影響閱讀,黑白化處理)
術後的標本平展後固定,送病理科還要進一步確定切緣是否干淨。
病理回報:高級別內瘤變,切緣陰性。
一例食管癌隱患就此消除了,許先生可謂是洪福齊天!
反觀這個病例,來院看病,本是典型的胃部症狀,食管並未有任何不適。
這是因為,食道癌的早期症狀就是沒有症狀,到了較早期,可能會有一些咽部異物感等,也不是很明顯,容易被當成咽炎等。
到了進展期,才會出現以下的——
食管癌四大症狀:
一:咽干、胸悶、阻塞,進食時加重
二:進食時異物感,咽干硬食物時加重
三:間斷胸骨後脹悶感、輕微疼痛
四:間斷吞食停滯或頓挫感
許先生如果再晚一年半載,後果將是天壤之別!
所以,建議:
過了40歲,無論男女,無論有無症狀,都要做一次胃鏡精查(就是在無痛下使用染色、放大等技術)。
下面幾條佔到任意1條,請在40歲前做一次胃鏡精查:
1.年齡:
50歲後是高發期,年齡越大,患食管癌幾率也越大。建議40歲前做檢查,因為此時,即使有,也是早癌,甚至只是癌前狀態。
2.性別:
男性比女性患食管癌的幾率高3~4倍。男人更要注意,這多與煙酒、熱茶有關。
3.遺傳因素:
食管癌有家族史因素佔到64%~69%,發病情況以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最少。所以,這類人的首次檢查時間更要提前。
4.食管疾病:
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癌變率比食管上皮正常者的發生率高 100 多倍,是食管癌的高危因素。
還有一些食管的良性慢性疾患,經久不愈亦可發生癌變,如賁門失弛緩症、食管憩室、食管裂孔疝、食管化學燒傷等。
7.肥胖:
超重或肥胖人群患癌幾率較大。
8.膳食和營養:
膳食中多加工型肉類,少蔬菜水果,可能會增加患食道癌幾率。
8.患癌史:
過去有過患癌經歷,如頭、頸、肺部等,得食管癌的幾率較高。
9.經常接觸某些化學物質:
比如一些在乾洗店工作的人,患食管癌的幾率可能更高。還有防護不好的化工廠、農藥廠等。
10.食管癌高發地區:
某些地區如河南林州,由於水質、飲食習慣、飲食中微量元素、維生素含量不平衡等,所以有聚集現象。
體檢別忘胃腸鏡
出現這些症狀時,可能癌已經來敲門!
1、吞咽梗噎感;
2、胸骨後疼痛;
3、食道內異物感、胸口燒灼感;
4、食物通過緩慢並有滯留感;
5、劍突下疼痛;
6、咽喉部乾燥與緊縮感;
7、胸骨後悶脹不適;
8、體重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