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恆牙列共有32顆牙,其中最後萌出的四顆第三大臼齒,位於上下左右牙弓的最後方,因為萌出在智能成長後16~24歲,所以又有智能齒之稱,簡稱智齒。

然而,由於演化及食物精化,人類的頜骨,因為不再需要強大的咀嚼力而有逐漸變小的趨勢,在這變小的頜骨上如要容納跟以往相同數目及大小的牙齒,則牙跟牙之間往往會有空間不足的問題,於是擁擠、長倒、長彎,或長不出來的情形便發生,這就是阻生。

就統計上而言,長不出來的情形最常發生在智齒,所以習慣上常稱這種長不出來的智齒為阻生智齒。

從臨床上看,大多數人應該都有智齒,所以可以自己照鏡子看看由中線算起的上下左右是不是都有第八顆牙?長得好不好?正不正?是不是常常會發炎疼痛?

而且算完之後,不管有沒有第八顆牙,在定期檢查時都應請牙科醫師確認一下,如果是天生缺牙倒還值得慶賀,因為一切沒事,如果不幸發生了長不出來的情形,那隻好請牙科醫師儘早將它拔除,因為長不出來的智齒位於口腔最後方不易清潔的位置,殘留的食物殘渣容易被細菌所利用來侵害人體。

發炎的智齒真的會致命嗎?

在平時,細菌造成的慢性感染會使牙齦發炎,容易流血、骨吸收、蛀牙及牙痛,最後因牙周病的牙齒鬆動或牙髓壞死而拔牙,這時隔壁有用的第二大臼齒往往也會受到波及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甚至拔牙,這也是最可惜的地方。

在身體疲累虛弱或重病時,細菌引起的急性發炎反應更是厲害,輕者造成智齒周邊紅熱腫脹,疼痛不堪,張口、吞咽、咀嚼困難及淋巴腺腫等等,重者引起大範圍感染腫脹之蜂窩織炎,化膿性腫脹及發燒、惡寒等全身性症狀,如未予以適當處置(抗生素及切開引流手術),甚至會有致命危險。

此外,智齒若長不出來,殘餘的牙胚有可能會變性而形成口腔腫瘤。空間不足時其牙胚可能會吸收前方第二大臼齒之牙根使強度減低,影響其功能。

異位或萌出不全的智齒亦往往會對正常咬合造成干擾,牽動下頜骨肌肉必須常常作出異常收縮來避開此一干擾,而使得肌肉及關節出現發炎疼痛症狀。

智齒到底該不該拔

雖說智齒長不出來有可能帶來以上種種問題,但它最早通常都是以牙冠周圍發炎疼痛的症狀被發現,此時不要害怕,應該痛下決心,聽從牙科醫師的指示,按時服藥,忍痛刷牙,務必清潔乾淨以利復原,一旦牙冠周圍炎之症狀解除,立刻安排拔牙,才可永除後患。

很多人常問:該不該拔掉智齒呢?通常,牙醫會基於下列幾點理由,建議拔掉智齒:

1.蛀牙:如果智齒蛀牙,除了很簡單的咬合面不深的蛀牙可以補之外,那些鄰接面蛀牙,需要很好的修補技術,如果蛀得很深,甚至需要根管治療,牙醫會建議拔除,杜絕後患。

2.侵犯鄰牙:通常患者不自知,而由牙醫以X光診斷得知。通常智齒萌發的空間不足,而會倒在第二大臼齒上,因而造成第二大臼齒清潔不易,甚至是牙齒部分吸收的現象,造成患者不舒適或牙疼。

3.空間不足:智齒在人類的演化史上,是屬於消逝狀態。因此牙弓也越來越小,空間不足的情況是很常見的。以萌發的時候最能感覺到腫脹、疼痛感。很多人就是因為不能忍受這種疼痛感,而決定拔掉智齒。

4.清潔不易:由於空間不足的關係,智齒常長得歪七扭八,常造成清潔牙齒的困難,以致發生蛀牙現象。

5.沒有對咬牙:前面提過,不是每個人四個智齒都會長齊的。所以,智齒的對面,如果沒有相抗衡的智齒來對咬的話,有時會發生智齒過度萌發,進而影響咬合。

6.阻生齒:通常這是最討厭的一種,牙醫會覺得很難處理,但病人卻不一定有感覺,因此忽略了。這一種類型的牙齒,通常埋在齒槽骨的裡面,如果會痛,或是診斷會有病灶發生的時候,就需要拔除了。

說完了該拔除智齒的情況之後,或許你還有疑問:如果都沒有症狀,是不是就不需要拔呢?如果是站在醫生的立場,通常會建議你拔掉,以避免產生後患,所以是一次疼痛,終生免疫。不過,如果你覺得智齒沒有妨害自己,那麼,可以自己決定,到底要不要拔掉它。

什麼樣的智齒應該保留

1.位置比較正,預計能正常萌出者。

2.智齒冠周軟組織沒有發炎和疼痛史,智齒沒有齲壞者。

3.有對咬牙的智齒。

關於拔智齒的謠言

謠言一:拔智齒影響智力

真相:智齒跟智商沒有任何關係

智齒在20歲左右開始萌出,這時人的生理、心理發育接近成熟,被看成是「智慧到來」的象徵,因此被稱為「智齒」。不同的人也有差異,有的人四五十歲才長智齒,有的人終生不長智齒。智齒除了在冠周炎發作時會因疼痛而影響思考能力外,跟人的智商沒有任何關係。

有一位童話作家「誤導」了大家,他寫了一本書名叫《智齒》,書裡講,每一顆智齒裡都住著一種天賦,一旦智齒與牙床裡某根連到大腦的神經接通,智齒的主人就會擁有這種常人無法企及的智慧。

這種說法,就當一個童話聽吧,千萬別當真。有些患者感覺拔了智齒後短期內記憶力變差,很可能是被「智齒」的名稱誤導了,也可能是拔牙時使用的麻醉劑以及比較強烈的疼痛和噪音刺激所造成的暫時不適。

謠言二:智齒沒有用,要儘快拔掉

真相:不是所有智齒都需要拔掉,智齒不疼痛,不影響其他牙齒,不必拔

在原始人類階段,食物粗糙,人類需要強大的咀嚼能力,那時的智齒對人的用處很大。現代人的食物越來越精細,下頜骨已經明顯回縮,由於頜骨的變化,可供牙齒萌出的空間大大縮小,使得智齒在萌出時往往因為空間不足而發生異位萌出、阻生。

雖然智齒貢獻的咀嚼能力對於現代人來講已經不是生存必需的,但如果智齒能正常萌出,並且建立了咬合關係,或者至少不會帶來疼痛和感染的風險並影響其他牙齒,就不用拔除。在口腔臨床操作上,對於智齒拔除的適應證有很嚴格的規定,只有在出現齲壞、造成鄰牙病變、引起冠周炎、出現智齒阻生等情況,才會考慮拔除智齒。

謠言三:拔智齒瘦臉

真相:這個想法是很多女性拔牙的動力之一,但事實上,拔智齒並不會讓臉變瘦

很多人認為拔掉兩邊的智齒,可以讓臉瘦下來。這完全是謠言,這種娛樂新聞別再信了,更別當成科學知識。顴骨、上頜骨和下頜骨,就像帳篷的支架一樣,把臉皮撐起來,決定了臉的大致形狀。而臉部的肌肉和牙齒對於臉部形態只起到一定的細節修飾作用,對臉部的支撐作用可以忽略不計。

參考來源